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助力构建气象预警体系服务三农生产

m.folksfolks.com 2013-05-30 11:5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分布城乡的“气象预警屏”让人们及时获知冷暖风雨。

在灾害天气发生前,手机能收到及时预警,为农田防灾做好准备;在圩场边,有个播报风雨冷暖的“前哨站”,让农民朋友掌握农时、指导生产……在莆田,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通过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了一个覆盖广袤农村的气象预报预警平台,在防灾抗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村居民撑起了“信息保护伞”。

每年5月,对杨梅、枇杷等种植户来说,短时雷雨大风,是农作物的“无情杀手”,不过面对这个杀手,现在有了崭新的预警手段。日前,莆田梧塘镇果农李先生就及时收到几条气象预警短信,给从事杨梅种植的他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眼看收成季节就要到了,杨梅种植最当心的就是暴雨天气,不仅是因为果肉很‘娇嫩’,还有降水量一大,也影响口感,像今年的几场暴雨,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短信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的杨梅和枇杷的种植就可能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李先生高兴地说道,“像5月11日的特大暴雨,我就连续收到了几条暴雨预警短信,很感谢气象台和移动公司这种及时的预警短信,帮了我大忙!”

据了解,在以往,在天气灾害来临前,由于监控和预警手段落后,传统的电话、广播、电视等预警发布渠道存在制作和发布脱节、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的决策水平,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这套基于GPRS无线传输的信息预警系统则提高了天气预警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可以确保灾情信息传达到位,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灾害面前能有充分的防御。除此之外,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开发出了“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当发生地质灾害时,这套系统能通过GPRS定位,实时分析调取各应急物资资料、定位保障人员位置,从而为抢险救灾提供宝贵的信息参考。

除了气象预警信息体系外,如今遍布莆田城乡公共场所的“气象预警屏”,则有效解决了气象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谷雨时节,气候变化不定,每天下田工作时,我都要看一看屏幕上显示的天气预报。不管天气怎样变化,也为一天的工作在心里打了个底。”居住在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的陈老伯指着镇口安装的气象预警电子屏说。

据悉,这些气象预警电子屏通过中国移动的GPRS数据传输网络,无线LED电子显示屏能实时接收并显示来自中央气象台、福建省专业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同时对于灾害性天气还能及时给出预警,让村民们交口称赞。

如今,当地民众在日常出门时,不仅能便捷地获取天气资讯及灾害性天气预警,当有特殊状况时,还能第一时间知悉各级政府及时发布的相关紧急公益信息。自此开始,因以往农村地区信息不畅,突遇台风、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无所防备的尴尬局面,也一去不复返。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还将进一步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并大力配合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网系统。届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可通过气象信息服务网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气象预警信息,使各类气象信息覆盖到莆田各个边远地区的偏僻农村,实现气象科普、气象预警信息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马志航)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