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泉州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谁污染谁治理 谁损害谁买单

2017-07-13 07:17: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谁污染谁治理 谁损害谁买单

泉州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东南网7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魏然 周静云) 为破解生态环境损害“企业(个人)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以及“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困局,作为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的试点之一,泉州市日前出台《关于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明确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买单。

《方案》明确,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要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方案》提出工作推进的十项主要任务:明确赔偿范围、明确损害责任人、明确索赔主体、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启动条件、明确损害鉴定评估机构资格、编制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开展赔偿磋商、对接赔偿诉讼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为确保制度落地,《方案》根据各职能部门职责对应原则,列明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及时限。如:以大气、地表水为重点生态环境要素,分类研究制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技术标准和专项技术规范;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机制;按有关法律规定、依托现有的资源,由生态环境审判庭或指定专门法庭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研究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的诉前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等制度。

《方案》突出损害担责的原则,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需修复或赔偿的,在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后,鼓励有关地方政府主动与损害责任人磋商,达成赔偿协议。磋商未达成一致的,应依法及时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损害责任人应根据磋商或生效裁判要求,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有关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督促损害责任人及时履行。经确认,损害责任人无能力修复的,应实施货币赔偿,用于替代修复或委托第三方开展修复工作。损害责任人需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方案》根据泉州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沿海(晋江)、山区(永春)和介于山区沿海之间(惠安)今年率先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试点。到2018年,在全市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