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举办北京舞蹈学院“福州班” 更高起点培养艺术人才

2017-08-30 11:20:4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分享到:

硬件要支持,软件要保障。这当中,人才是关键因素。

习近平对培养人才,壮大文化队伍,也极为重视。举办北京舞蹈学院“福州班”,就是一大举措。这是北京舞蹈学院在上世纪90年代为地方举办的最后一届定向委托培养班,由此,成就了“永远的福州班”,至今仍传为佳话。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歌舞团(后改为歌舞剧院)百废待兴,全团上下踌躇满志,但苦于没有优秀人才支撑。

习近平等市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培养人才:从全省、全国选拔24名功底好的苗子,送到北京舞蹈学院定向培养,开设“福州班”,市里为此拨专款24万元——在当时,这不是一笔小钱。

1993年,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林姝敏,成为“福州班”的一员。和她同班的,还有其他23名面向全省及临近省份招收的、同样正值花季的学员。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福州送到高等艺术院校培育的首批舞蹈人才。

2017年,恰逢“福州班”毕业20周年。前些天,班主任拿出一张合影,林姝敏惊喜地发现,照片里前排中间的,正是当时到北京开会、专程去看望她们的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

“市里的确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最好条件。我们班是学院里第一个拥有班级电视、录像的,就为了方便观看影像资料。平时有任何困难,市里也会出面协调学校帮助解决。”回忆年少在京的求学生活,林姝敏颇感自豪。

1997年6月,24位学员完成学业,一回到福州,就投入到庆祝香港回归等各类文艺演出中。正因为“福州班”的培养,她们练就了一身真本领,成了福州市歌舞团的“顶梁柱”,甫一亮相,就成为福州乃至福建舞台上最亮眼的一群人。她们多次担纲省里、市里重大文艺晚会的演出任务,赢得满堂喝彩。

如今,“福州班”中的十多位,仍活跃在榕城舞台上,林姝敏已经是福州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她还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被网友誉为“最美火炬手”,其他人或坚持演出或承担管理工作。离开剧团的几位,也各自精彩。

《引领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文化篇》全文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