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屏南:精准脱贫 抓好四个“关键”

2020-10-10 14:37: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林先昌
10日上午,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宁德市屏南县的发布推介专场在福州举行。发布会上屏南县委书记党帅做发布,现场还邀请了屏南县5位干部群众代表讲述各自的脱贫攻坚故事。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东南网10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 今日上午,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宁德市屏南县的发布推介专场在福州举行。

发布会上屏南县委书记党帅做发布,现场还邀请了屏南县5位干部群众代表讲述各自的脱贫攻坚故事。他们分别是:棠口镇党委书记王生智;甘棠乡新田村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董建武;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王建珍;屏南县电商办主任周华铿;屏南县路下乡岭头村村民吴玉秀。

屏南县位于福建东北部,是省重点苏区县。在发布会上,屏南县委书记党帅介绍说,近年来,屏南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秉持“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2018年度实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我们跟全国、全省兄弟县市一道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重点讲起来主要是抓好四个‘关键’。

——抓好“领导带头”关键。屏南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一是吹响攻坚“集结号”。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行领导干部“三带头三走访”工作制度,形成四套班子齐上阵、全县力量总动员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二是打好政策“组合拳”。制定出台扶贫政策文件60余项,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亿元,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融合的扶贫政策体系,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三是形成社会“大合唱”。搭建社会扶贫对接平台,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捐资助学、以购代捐、扶贫车间等社会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抓好“精准管理”关键。精准脱贫关键在“精准”二字,屏南县坚持把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和最关键的环节。一是锁定“扶持谁”。整合县里各级各部门力量,精准模牌到所有农户的生产经营、资产、住房、健康、就业、子女就学等一系列信息,把信息全部汇总到信息平台上,形成了“立体式”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核实比对,确定信息,找出需要帮扶的贫困户。二是明确“谁来扶”。屏南县累计下派驻村任职、蹲点干部4批次214名,派出712名扶贫干部,村里另外配备了扶贫协管员159名,通过力量下沉解决好谁来帮扶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在精准帮扶环节,通过针对逐一农户,逐一贫困户进行有效的分析。

——抓好“机制创新”关键。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屏南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提升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公益文创扶贫等经验做法。一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扶贫小额贷款“放得准,用得好,收得回”,2015年以来,屏南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8亿元,覆盖60%以上的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没有一笔坏账,贷款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创新产业就业机制。通过建立产业基地、经济实体、贫困群众“三位一体”产业扶贫机制。截至目前,全县投资入股管理的资金达到了1亿元,目前共有216家经济实体参与到了26个园区的经营当中,带动1800户以上的贫困户从中受益。屏南县还通过“三引三创”,“三引”就是农村发展要引进高人、引回亲人、引来新人,“三创”是在融资新平台、修缮新模式、魅力新古村上创新,探索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扶贫,增强文化自信,复兴古村,拓展文旅扶贫增收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抓好“兜底保障”关键。今年疫情以来,屏南县重新逐一进村入户核查,加快补缺补漏,切实解决在教育助学、医疗救助、安全住房保障等方面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目前在农村住房安全方面,全县累计完成1896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现场核验工作%;在医疗保障方面,39个贫困村已全部实现医保结算“村村通”,今年贫困户实际医保报销率达92%;在教育保障方面,实现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发现因贫辍学的情况;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全县1896户贫困户均实现集中式供水,全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在防贫减贫和精准识别方面,屏南县制定了完整的防贫预案,同时创新模式,建立了“一键报贫”“微信扫码”防贫监测机制,创新防贫综合治理机制,能够识别重点贫困户、边缘户等农村相对贫困群体,强化帮扶。同时引入太平洋保险公司开展防贫保险,管理识贫返贫的人口,对农村相对贫困群体个人自负医疗费实行分段补偿。

1   2   3   4   5   6   7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