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农业+休闲”仙游胜“仙游”

2022-10-11 07:55:0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

国庆期间,柚农喜获丰收。

国庆期间,游客在度尾畅享采摘乐趣。

仲秋时节,成片的金色稻浪随风翻滚,青山赤瓦,草花飘香,如诗如画……凭借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村”、仙游“美丽乡村游精品路线”第一站,今年国庆节期间,又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朗桥村的走红,是仙游县农业和旅游有机融合的缩影。“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仙游县,自然资源禀赋优厚,生态人文资源丰富,尤其是农业特色突出,拥有度尾文旦柚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仙溪乌龙茶和仙溪文旦柚2个福建省著名农业品牌,1个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7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以及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等载体,为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休闲农业提供资源保障。

近年来,仙游县充分利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做好“生态、工艺、祈梦”三篇文章,出台《仙游县红木主题饭店及民宿奖励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强化农业与旅游业联动,深入挖掘农业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突出发展壮大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休闲+农业” “颜值”变产值

朗桥村深处纵三线公路钟山生态公路旁,洞幽峰奇林秀,村里还有宝峰山乡村公园、东坑古厝、尚书祠等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如何让山村“靠脸吃饭”,变“颜值”为产值?近年来,该村通过开展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工程,对撂荒土地进行流转,引进种植业企业,大力发展农文旅经济。

引进种粮大户和紫圆农业、振农集团等企业,对1000余亩土地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农特产品一条街、畲族民俗文化馆……“村民有了土地租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一块块撂荒地成了香饽饽。”朗桥村党支部书记董章华介绍,2021年,朗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增幅在10%以上,并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为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仙游通过创新“旅游+”模式,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类似朗桥村这样的成功案例已遍地开花——西苑乡前溪村入选《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推荐的“中国十大露营地”;书峰乡兰石村名贵植物园闻名省内;以农家乐为主题的大济乌石、以农业采摘和亲子活动为主题的鲤南象林等成为“网红村”……

“农业+休闲” 卖货不用愁

众多网红主播与政府干部直播带货,微电影《情归柚乡》正式发布,校地共建、乡村振兴、金融助农、产业发展、大宗订购等协议和项目现场签约,采摘园里人头攒动……9月28日,随着仙游县农民丰收节暨度尾镇第六届文旦柚文化旅游节的启动,游客老饕们翘首以盼的度尾文旦柚采摘季也拉开帷幕。

染金飘香的度尾文旦柚,是不少人秋天的第一份甜蜜期待。目前,度尾镇文旦柚种植面积1.6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3795亩,产量41998吨,产值2.7亿元,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国庆期间开始采摘后,众多游客走进采摘园,体验柚子采摘乐趣和选果流程。”作为度尾文旦柚协会会长单位,福建省利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文旦柚产量占仙游全县总量的15%,总经理余志成介绍,今年公司专门推出了仙游首家柚子观光采摘园,并配套建设停车场和大型柚子包装车间,引进自动化选果设备。

自从今年7月,仙游县出台《仙游县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以来,像度尾文旦柚这样搭上休闲旅游业快车加速发展的农业产业不在少数。《发展规划》中明确,将全力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创意体验为径的“游仙游·圆心梦”休闲农业品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总额6亿元以上,力争把仙游县建设成为福建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和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林爱玲 林鹏 陈荣富 陈国孟 郑志忠 文/图)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