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省科协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团队:扎根海洋 开展大黄鱼养殖科研科普工作

2023-07-10 15:08:16 郑晓丹 颜财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冬日暖阳下,海面上依据寒冷 郑清寅供图.jpg

冬日暖阳下,海上依据寒冷 郑清寅供图

东南网7月10日报道(本网记者 郑晓丹 颜财斌 通讯员 韩牙琴)

什么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位于宁德蕉城的福建省科协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正在收集大黄鱼研究数据的入驻研究生郑清寅谈起2022年12月的鱼排生活,他经常以这首诗来形容当时扎根在鱼排上的科研生活。

生活:“很兴奋,也很感兴趣”

2022年冬天,在宁德蕉城三都镇的海边,一艘开往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鱼排养殖基地的小船正静静地停在岸边,等待着这群即将入驻的师生。

来自福建农林大学2022级渔业发展专业的郑清寅也就是这样开始了自己第一次“上排”之旅。行船的马达声,海浪声,师兄师姐的聊天声,一切都让同样在滨海城市长大的郑清寅感到新奇。

穿过鱼排的一箱箱养殖网箱,便是供科技小院研究生入住的小木屋。郑清寅刚到鱼排时,正好碰上一批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福建农林的入驻研究生在举办联欢活动,大家一起唱歌、跳舞、聚餐,氛围热闹且青春洋溢。

再随后的一个月里,郑清寅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分别给150个养殖网箱内的大黄鱼以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投喂饲料。这种投喂方式可以让鱼儿们争抢进食,确保网箱内的鱼都能吃饱。“鱼排科研的日子简单概括就是:重复着投喂饲料、水质检测、样品采集等工作。”他说,为了检测不同配方饲料的效用,需要对不同的网箱,投放不同的饲料。在投喂饲料期间,还得及时捕捞病鱼、死鱼,并检测水质、水温情况。

嬉闹的小狗、伺机叼鱼吃的海鸟、慵懒的肥猫、偷吃鱼饲料的老鼠……海面上一年四季风景无差,师生们每天与大自然为伴,享受着这份工作带来的额外“险情惬意”。

气候:“太冷了”“太热了”

“师兄师姐都说鱼排上很苦,生活很不方便。”郑清寅说,随着深冬季节的到来,虽说早上投喂饲料延迟到早上7点开始,但“冷”成了每个入驻研究生记忆最深点。

转眼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许多同学陆续返校,工人也陆续离开了鱼排,但入驻研究生的观察还得继续。“其实,还是有些害怕的。”郑清寅说,与城市生活不同,没有了照明的海与黑夜连成一片,黑暗漫无边际。如果独自走在仅有一双鞋宽的鱼排小径上,稍有不慎便会跌入20米深的网箱,而冬天海水又是刺骨的冷。所以,在科技小院有不成文的规定,必须两人以上出行或者作业。

郑清寅回忆说,夜晚的海上常有大船经过,泛起的波澜可以把我们从睡梦中晃醒。他打趣地给记者透露:“后面害怕得不行了,硬着找师兄挤一个房间休息。”到了12月份,就只剩下郑清寅和一位师兄在鱼排上坚守。

而对于2019级水产专业的朱婉晴而言,“太热了”是她在夏季鱼排作业的特有体验。本是酷暑的高温,加上海面反射的阳光,让体感温度直逼40℃。

但是,最让每个人感觉“艰难”的是在鱼排上的“洗澡”。由于淡水是由船运不定期送至鱼排,需要节约使用,否则就得自费乘船到岸边洗澡。为了节省时间和经费,入驻研究生们选择在鱼排上洗澡。而所谓的洗澡,夏天时,也只是简单地擦个身。冬天时,学生们则是两至三天洗一次,甚至一周才洗一次热水澡。

小院师生在鱼排上进行采样工作 郑清寅供图.jpg

小院师生在鱼排上进行采样工作 郑清寅供图

扎根:开展科研和科普工作

“我们春夏秋冬都要在鱼排上做实验的!”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责任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邵建春说,立秋之后,入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就要顶着风,坐快艇去养殖实验的鱼排。尤其到了冬天,海上作业的生活条件更为艰苦。虽说鱼排是连排成片相对稳定,但对很多学生而言,最先要要克服的就是鱼排摇晃带来的“晕”。

“毕竟,实验都在等着我们。”朱婉晴笑着说,随着鱼排实验推进,很快适应了在鱼排工作生活的感觉。克服了鱼排生活的困难,朱婉晴更为全身心地扎根鱼排,开展学习研究和日常生活,而这样一待就是8个月,时长远超科技小院的规定时间,甚至其毕业论文也是在鱼排上完成的。

“很多寄生虫,只在书上见过。到了实际生产环境中,又是新的挑战。”朱婉晴表示,平时当地鱼排工人发现养殖问题,也会及时通过科技小院院长与入驻团队沟通,探讨解决方案。

科技小院要求示范辐射带动产业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周边养殖户,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的师生还经常性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绿色健康养殖宣讲,了解并记录海域常见疾病并根据经验撰写手册发放给当地渔民。科技小院自成立以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了大黄鱼常见病害防控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7期,累计培训农村技术人才288人。两年来,科技小院团队累计走访周边养殖户35余次,科普宣传及技术培训人员140人次,发放自主研发的病原检测试剂盒100余份及科普材料800余册。

“在小院工作的期间,我深刻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第二任院长骆宏婕介绍,2021年至今,小院研究的大黄鱼“富发1号”新品种、大黄鱼健康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控技术已辐射周边海域约41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0余户。

此外,2022年,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依托单位与福建农林大学入驻团队共同研发的大黄鱼抗病功能性饲料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和推广示范阶段,新增饲料年产量1000吨以上,新增年产值1000余万元,养殖成活率提高10%以上,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都是为了更好地助农兴农。”如今,郑清寅成为了小院的第三任院长。他记得自己跨专业考研的初心,也记得自己对养鱼的热爱,“我现在自己宿舍里还养着雷龙鱼呢”。接过科技小院院长的接力棒,他带领入驻的研究生坚持写日志,参与到小院的各方面工作。

日志是科技小院研究生入驻期间的成长记录。“以往我们只会关注自己科研或者论文的本身,不太注意记录。”朱婉晴说,通过日志,他们了养殖水温、地理环境、水体质量等因素对大黄鱼的每天影响情况,同时还让他们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养成了主动查文献或者与鱼排工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责任专家派驻科技小院的第一届研究生,朱婉晴深切体会到了科技小院的治学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她看来,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让她能在现在工作岗位上快速适应,完成项目挑战。

“我们做科研的,最怕出现断档。”邵建春表示,通过科技小院这一平台,让入驻研究生们主动“吃苦”,开展持续的科学研究。同时,通过设立小院院长带领团队模式,在传帮带中把工作延续,并对研究生投入实践起到带动作用,“这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培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邵建春(左)和学生在实验室观察大黄鱼鱼苗 东南网记者颜财斌 摄.jpg

邵建春(左)和学生在实验室观察大黄鱼鱼苗 东南网记者颜财斌 摄

研究:“研究大黄鱼将近20年了”

我国海域宽广,为何大黄鱼科技小院却安家在宁德?

对于广大网友的疑问,责任专家邵建春表示,全国80%以上的大黄鱼产自福建,而这80%中大概有近90%大黄鱼都出自宁德。也正因为宁德拥有如此独特的产业基础,所以许多大黄鱼研究项目也才选择于此。而首席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新华教授更是大黄鱼研究工作的专家,从育种研究到病原菌耐药性增加及环境污染,他带领科研团队研究了近20年,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正因如此,也为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的建立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2020年,福建省科协宁德大黄鱼科技小院依托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设立,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团队入驻开展大黄鱼养殖及新型大黄鱼饲料添加剂研究工作,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和优化升级、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成果获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同于农作物科研之路,可以通过实验条件实现一年多次育种,鱼类品种培育只能等鱼自然成熟、产卵、繁衍后代,少则6至8年培养一个新品种,多则10年才有结果。让科研的“冷板凳”坐得住,科技小院就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邵建春表示,科技小院可以发挥年轻一代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科技小院这一平台,让入驻研究生真切地了解生产一线的真实情况,然后培养自己解决一线生产上的困难的能力。“科技小院是培养科技特派员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把年轻一代培养起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