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闽清三溪乡:龙头带农户 茶果挂满山

2023-11-06 09:33:27 作者:陈其彬 黄铮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通讯员 陈其彬 黄铮民)

眼下,在福州市闽清县三溪乡上洋村白岩山千亩油茶基地,金灿灿的果实在油茶树上压弯枝头,农户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摘满树的“致富果”。“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荒地,如今成为闽清县高效油茶示范区。”望着眼前粒大饱满的油茶果,上洋村党支部书记郑东勇高兴地说,这多亏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白岩山生态农业公司的带动。

“从2007年开始,我们几户村民响应乡党委号召,开荒种植油茶,并注册成立白岩山生态农业公司。公司以上洋村为中心,与全乡6个油茶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也吸收周边几个乡镇村民以荒山入股加入合作社,每户以10股为一份,入股户数可达300多户。”白岩山生态农业公司主管何希斌说,公司从村民手中流转山地上千亩,种植油茶,让荒山变青山,自身也成长为集种植、生产、加工与科技研发为一体的油茶专业生产企业。通过精心管护,目前,千亩油茶进入盛产期,总产量可达600吨以上,比前年增加21%。

三溪乡地处闽清县东南部山区,平均海拔365米,荒山荒地多,土壤多为红壤土,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非常适合种植油茶树。

“以前,村民种植油茶树,以一家一户的零星散种为主,因规模小、管理不善,好山地种不出好效益。”何希斌介绍,白岩山生态农业公司成立后,大家组合抱团发展。特别是从种植基地入手,实行“统一规划开发,统一改造提升,统一生产加工,统一打造品牌”的“四个统一”模式,整合全乡油茶资源,实现油茶生产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产业转化。

白岩山生态农业公司创立之初,与省林科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引进“闽优”系列油茶新品种。新品种只需4斤干茶籽就可榨出1斤茶油,出油率提高20%。

当地改造提升老茶园面积3250亩。溪源村白溪里有片60多亩的老茶园,由于树种老化,产量降低,基本处于半荒芜状态。几年前,合作社对症下药,一方面组织人员松土施肥,提高地力;另一方面修剪枝叶,让老树焕发新生。去年,老茶园亩产达1000公斤,比原来翻2倍。

龙头企业代为农户加工茶油。每逢采摘油茶期间,白岩山生态农业公司每天可为农户加工青茶果6吨,出油量3吨,年加工期120天左右。“过去,农户从山上采摘的青茶果,要自己晒成干茶籽后再手工榨油,费时费劲,遇连绵阴雨天气,茶果霉变,还会遭受损失。”何希斌介绍,公司研发出一套自动化加工设备,农户采收的青茶果可以直接进入车间,进行自动化压榨加工,1小时即可出油,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青茶果加工问题,为农户节约劳动力成本,而且茶油新鲜度更高,品质上乘,深受市场青睐。

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的带动下,三溪乡得天独厚的油茶生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当地引进闽优“43”、闽优“48”等11个油茶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6700多亩。目前,全乡种植油茶面积1万亩,创造农业总收入1.2亿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