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央视《新闻联播》继续头条聚焦“3820”战略工程: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24-01-21 22:49:20 来源:福建发布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

“3820”战略工程,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为福州发展擘画美好蓝图,确立总纲领、总方略。

如何更加有力推动战略工程的实施?习近平同志提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工作思路。“改革给我们以活力,开放给我们以实力。”

新闻联播系列报道《“3820”战略工程启示》第二集,讲述福州改革探索和开放实践的故事。

“开放是福州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走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元洪投资区,丰富的渔获来自3700多公里外的印尼东爪哇省图班市。

共建“一带一路”让中国和印尼携手打造“海上鱼仓”,一端连着福清加工厂,一端连着印尼捕捞场。

元洪投资区,正是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亲自推动建设的。

改革开放是“3820”战略工程实施的重要思路。福州地处闽江之畔,东海之滨,区位优势明显。

“积极招商、基础先行、改革配套”成为当时福州改革开放的具体路径。

“开放是福州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命线。我们现在要全方位地开放,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

福州是侨乡,400多万侨胞遍布世界各地。

如何吸引侨商投资?

习近平同志提出“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 为了吸引侨商回国投资,他亲自带队去招商。

时任福清市委书记练知轩回忆道,“习近平同志动员他们回乡搞工业园区,说给家乡捐资,就好比给乡亲们送‘鸡蛋’。‘鸡蛋’吃完了仍然是‘穷光蛋’。可是搞工业园区可以带动家乡发展,如同帮家乡‘养鸡’,‘鸡蛋’天天有得吃,日子才能过得越来越好。”

听习近平同志这么说,侨商们都很认同。经过多次沟通,开发50平方公里元洪投资区的协议最终落地。

这是中印尼“两国双园”的前身,也是我国最早的“侨办”开发区之一。

迎难而上 自力更生

全面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福州跟国内外城市的交流越来越多,基础设施渐渐跟不上了。

“当时福州没有民用机场,客商进不来,物资出不去,国家也没有计划投资建设。习近平同志提出机场项目不解决,势必影响福州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自力更生,自建国际机场,而且20年不落伍。” 时任福州市委副书记方庆云说。

那时,国家还没有在福州建机场的规划,福州决定自己先干,干部群众筹一部分钱,华人华侨捐一部分,财政争取一部分,国家再补贴一部分,经过5年的建设,长乐国际机场1997年正式通航。

为了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习近平同志还根据“3820”战略工程确定的布局,全面推进深水码头、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栋楼办公”

“反对干部办事拖拉、扯皮、人浮于事”

然而,硬件设施跟上了,招商力度也更大了,可仍有不少外商在观望。

“他们担心招商的时候都说得很好,到落地的时候政策又起了变化,对投资软环境有顾虑。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必须言必行、行必果。”练知轩说。

不仅要“马上就办”,而且要“真抓实干”。

“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推广开来,在全国开了先河。 “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诸多服务机制也不断推出,还创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模式。

“习近平同志告诉我们,我们要为改革开放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反对干部办事拖拉、扯皮、人浮于事。”时任福州市委副书记王文贵说。

冠捷集团、东南汽车等一批企业纷纷落户福州,福州保税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迅速崛起。

从1992年到2010年,共有20多个开发区、投资区培育壮大。到2010年,“3820”战略工程设定的目标顺利完成。

福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15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242.65亿元、年均增长16%,建成区面积扩大4倍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9倍、6.7倍。

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等优势,福州发展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纺织化纤、电子信息等千亿产业集群。近5年来,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2500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2000家,贸易伙伴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