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读杨健民《等等灵魂》

2024-02-18 11:48:08 作者:孙景鹏 来源: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2015年,杨健民散文集《健民短语》由海峡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2023年,删减版《健民短语》更名《等等灵魂》,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海岸线’美文典藏丛书”。

《等等灵魂》是一本“既新又旧”的书,收入作者2013至2015年创作的181篇散文。细读书中文章,不难发现其呈现出丰富性、趣味性、即时性、深刻性、简洁性等特性。

一是丰富性。书中写到的文学家有苏轼、李清照、曹雪芹、鲁迅、朱自清、张爱玲、余秋雨、史铁生、阎连科、梭罗、卡夫卡、马尔克斯等,史著有《史记》《后汉书》《上下五千年》等,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等;书中提到的电影有《东邪西毒》《功夫熊猫》《罗马假日》等,电视剧有《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渴望》等;书中写到的音乐有《蓝色多瑙河》《机遇》《醒来》等;书中提及的绘画有《女史箴图》《烈女图》《簪花仕女图》等,可谓文学、历史、哲学、电影、电视、音乐、绘画,应有尽有。此外,他还写花写草,写雨写晴,写酒写茶,等等,十分丰富。

二是趣味性。时代在变,“趣味”在变,但人们对趣味的追求至死不变。不管外界如何嘈杂,只要静下心来,翻开本书,很快就能沉浸其中。在《陈章汉先生》一文中,因为陈章汉属猪,自称“地球猪”,所以,他的头自然是“猪头”,头发便是“猪头鬃子”,脚无疑是“猪蹄”,连喘气都是“哼哼哼”,他近来经常戴帽子,“大概是猪头鬃子已经为数不多了”……书中饶有趣味之处不胜枚举,总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忍俊不禁。

三是即时性。这有点类似于新闻写作追求的“时效性”,但又不完全一样。散文不像新闻那样重视时效,不过,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变化。随着大众阅读快餐化、碎片化的加剧,不少创作者由于深谙“接受理论”,逐渐调整坚守多年的创作原则,不时追追热点、写写爆文,杨健民就是其中一员。对于热点,他不吐不快,“就像即时与朋友们聊天或对话,有一种‘静谧的激情’不断地从心底悄然释出”,而后落在纸上。读者喜闻乐见,作者乐此不疲,“即时写作”往往能产生“双赢”的效果。

四是深刻性,或称之为“哲理性”。书中的部分“短语”可以视为富有思想性的“短论”。就《看客》一文来说,呈现给读者的素材是新颖的、语言是活泼的、思想是深刻的、批判是严厉的。

五是简洁性。这是《等等灵魂》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初版本——《健民短语》的书名中就显露无遗。书中最长的一篇散文是《江湖》,不过一千七百字。绝大多数散文都在千字以内,符合“简洁性”这一“短篇散文”写作应遵循的基本规则。所谓“短语”,本身就要求其是短小精悍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文章不能无病呻吟,更不能硬凑字数。长有长的好处,短也有短的优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没时间、没耐心、没办法啃完大部头的著作,就算是专业读者,读书时也常常被琐事打断;短篇文章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很快看完,重温时也丝毫没有压力。

六是诗性。在谈论散文诗的时候,我们说道:“散文诗是诗和散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产物,往往融合了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灵巧。”写论文、编杂志、写诗、写散文是杨健民的“日常生活”,他的诗人身份、诗人气质、诗人秉性决定了他的散文与单纯的散文家所写的散文不同,当然,也与小说家所写的散文不同。本书中的不少篇章都可认为是散文诗,或者说是诗化散文。像《和自己说话》中的“跑进光里喊我,我觉得我的所有的词语一下子都弯了”,像《秋雨》中的“一切的生活经验都销蚀尽了,最后只留下沉静”,像《莫扎特的〈魔笛〉》中的“像风的手指划过我的记忆”,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诗句,只不过被他巧妙地融入散文中了——更准确地讲,应该是无意识地写了出来。读着这些散文,有时就像在读诗——鲜活的诗、温暖的诗、深刻的诗。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任时光飞逝、岁月更迭,优秀的作品总是不朽的。正因为此,再加上对写作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以及不吐不快的冲动,还有一颗不老的心,才有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美文典藏”。我们常说“见字如面”,作者总是通过其文字,带领读者走进那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感触那温婉动人的生活故事、触碰那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读着《等等灵魂》中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的人、一个可爱的人、一个幽默的人、一个睿智的人。

许多人都希望看到富有深度的、深入浅出的,甚至带点幽默的、比较轻松的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人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大众的审美鉴赏能力越来越高,对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文学艺术家要“积极探索与时代审美相适应、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方式,提升作品表现力,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

当下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奔涌向前。一个人,在城市生活得久了,可能就成为一台只会工作赚钱的机器,变得麻木了,甚至把灵魂弄丢了。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其实不然,身体和灵魂,最好不要分离,都要在路上。灵魂落在后面了,那就等等灵魂,而后一起出发,漫步人生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