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龙岩频道> 福建日报看龙岩> 正文

龙岩求索农民工立体维权

m.folksfolks.com 2013-11-26 09:2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有“110”联动机制,有专门合议庭,有劳动争议调解室,有法律援助志愿者……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温连光 黄秀珍)

近日一早,罗伟又来到龙岩市职工服务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罗伟是金磊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助理。最近两年来,他每天都到设在龙岩市职工服务中心的黄家炎劳模工作室,为当地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调解劳动纠纷,帮助他们维权。

黄家炎是金磊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黄家炎劳模工作室是职工服务中心为进城务工人员建立的立体维权网的一部分。”龙岩市总工会保障与法律工作部部长、职工服务中心主任林添福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目前,仅龙岩市区的农民工就有10多万人。这些农民工工作、生活在陌生的城市,有着诸多的不便,在维权上常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早在2009年,龙岩市就确定市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公安局、法院、信访局、教育局、卫生局、建设局等9家单位联动,在全省率先建立职工维权“110”联动机制。同时,建立“一庭一室制度”,由法院设立维护职工权益合议庭,由市总工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专门调解和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进城农民工最关注的是工资、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我们的维权体系着重在这些方面用力。”林添福说。由此,龙岩市职工服务中心联合多个部门,为当地农民工提供从法律咨询到调解、劳动仲裁,再到诉讼和法律援助等在内的一揽子服务。

今年春节前夕,龙岩市总工会接到马坑矿业110名农民工代表请求协助追讨欠薪的电话,立即启动维权机制。经过调查核实,了解到这110名农民工隶属于该企业下属的分包工程队,工程队由于资金运转困难而延迟发放了200万元的工资。掌握情况后,总工会马上与马坑矿业沟通协调,仅用了一周,就让这些农民工在节前拿到了工资。

帮农民工解决工资问题,防患于未然更关键。龙岩市职工服务中心建立了委派基层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法律工作者中挑选一批职工法律援助志愿者结对挂钩企业工会,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工会建立劳动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近年来,先后在旅游、水泥、电子、机械等行业成功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目前,全市单独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达到2510家,区域性协商达249次,覆盖企业5161家;行业协商45次,覆盖企业939家。

“现在的农民工,尤其是新一代农民工,越来越注重基本保障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决定了他们能不能在城市扎根。”黄家炎说,这一两年来,他的工作室有意识地配合市总工会,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今年7月起,龙岩市一家车桥生产龙头企业36名职工因工资拖欠和社保问题,多次上访仍未得到解决。得知这一情况后,龙岩市职工服务中心主动把他们引导到中心进行调解。经龙岩市总工会、市法院、金磊律师事务所等多方调解,到10月底,已有同意调解的16名职工得到了补偿,其余的正在解决当中。

林添福说,农民工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群体。今后,工会将会同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立体维权机制,探索对法律志愿者等进行补贴的机制。

责任编辑:张海燕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