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钿个人事迹
2019-01-18 14:54:51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廖诗朝  

张如钿,男,1962年9月出生。1985年、1992年先后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福建中医学院西学中班,双学士学位。现担任古田县医院内科七区科主任、主任医师。

该同志2001年从协和医院进修回来后,率先在古田县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食道调搏术、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心脏标志物——NT-proBNP测定、血糖谱测定、胰岛素泵的应用……2005年7月经民主推选任内科七区科主任后,作为一名医院中层管理者,他带领全科同志,倡导“严谨、求实、仁爱、奉献”的科室精神,5年多来该科共接收住院患者10717人次,占全院总住院人数的 13.06%,病床使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最多时达160%;门诊就诊患者157330多人次,占全院的14.65%。他经常说:做为一名医生,每天面对的是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为重要,它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本着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我必须竭尽所能,只要病人需要,再忙再累也不能让病人失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周二、周四上午专家门诊时间,部分慕名而来的患者早上5点多就已在排队,而他每次专家门诊几乎都要到下午1点多方能看完所有病人。周一至周日门诊以外的时间,都在病房巡诊住院病人,接诊有需要的门诊病人。常常是一个工作日下来水都没喝上一口。上班时间以外,全院只要抢救需要,随叫随到,绝不推卸。近5年多来,他就诊门诊人数达45000多人次,占内科(内科共20名医生)就诊人数的18 %,参与和指导抢救患者共1104人次,成功1068人次,成功率为96.7%。典型事例有:一例58岁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女性患者在短时间内心脏反复停跳3次,经过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该事迹在《闽东日报》2007年7月份登载,并在《开放潮》以“对生命爱的深沉”为标题刊载;一例44岁重症哮喘男性患者,生命垂危,经30多小时的昼夜抢救,挽救了患者生命;一例50岁脑出血女性患者,住院期间药物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经过5昼夜的生命支持,最终挽回了患者的生命;一例46岁妇产科子宫肌瘤术后4天突发肺梗塞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经过3小时与妇产科医护人员协作将患者从死神中夺回……本着对生命的敬畏,本着医者仁心,绝不轻言放弃每一个生命,近年来临床类同事件,在他工作中已不胜枚举。做为医院骨干分子,他十分关心医院的发展,经常给院班子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并被院领导采纳。

张如钿同志也十分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忧患意识强,鉴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人群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年增高,而其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很低的情况。他主动与院领导沟通并取得院领导的支持,2010年利用“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在县体育广场组织并开展了大型义诊、宣传活动,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册2千多份,受益患者达1千多人。

行医过程中,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时刻注意医德修养,能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好。5年多来共收到患者各种形式的感谢信共11封,得到了众多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其中,“良好医风让我感动”在《今日古田》2007年8月26日刊载;“表扬古田医院好医生”在《金秋园地》第三十七期刊载。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与奉献,其成绩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他现在是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宁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宁德市职称评审委员会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古田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并于2009年当选为宁德市先进工作者。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