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追问“街官”为何成巨贪:难逃土地油水诱惑

www.fjnet.cn 2013-04-25 08:16   来源:深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追踪深圳一年5名街道一把手落马的背后

近一年的时间内,深圳先后有5名街道党工委书记落马。其中,宝安区沙井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少雄受贿近2000万元。小小的街道办到底掌握着哪些权力能让“街官”寻租?

记者采访发现,“街官”贪腐大多与土地、财务、人事等方面有关。而其中涉及土地的问题最为严重。

第一箭

征地环节油水多

2010年,宝安区沙井街道民主村路段西部工业园土地拟征收为政府储备用地,该地实际控制人陈垚东分三次在马路上将装有1000万港币现金的纸箱或旅行袋放到沙井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刘少雄车上。刘少雄则将沙井街道一块中心地块置换给陈垚东,说:“项目做得好的话能挣4个亿。”

2009年,宝安区沙井街道办准备将一块违建土地收回用于公园建设,违建当事人陈垚东用旅行袋装了200万港币现金,送给刘少雄。直到案发,刘少雄一直搁置收回土地一事。

办理此案的深圳市检察院公诉处检察官张若平说:“只是不推进征地项目,就可以收200万元,这说明了‘街官’权力之大。”

第二箭

查违“放水”分享违建收益

查处违法建筑的职能一直被设置在街道综合执法队。在深圳,违法建筑在执法者眼皮子底下建起来的事情并不少。2011年,沙井街道万丰社区违建盛行,宝安区相关部门下令街道开展查处整治工作,万丰社区原党支部书记潘泽勇为了让违建楼房不被拆除,并且自身不被追究相关责任,在一个月内,先后三次送给刘少雄共计100万元。

深圳市住房研究会秘书长陈蔼贫告诉记者:“业内流传着一种说法,违法建筑的成本三分之一是用于疏通街道办。”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