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科创筑梦 城关小学摘得两项“全国荣誉”
2024-01-09 10:55:01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电动小车、水上飞艇、电灯……这些原本只能在科技科普馆里看到的科技展品,在平潭城关小学学生的巧手中诞生了。平潭城关小学是一所历经两度搬迁的学校。如今在学校科学实验社团里,一件件有趣的科技小制作整齐摆放在展柜上,它们生动记录着学生们在科技世界里遨游的精彩,也是学校以科技筑梦,赋能学生成长的真实写照。

日前,学校的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摘得了全国“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全国2023年度最具特色工作室”的荣誉。在开启学生科技梦想,提升学生科技素养道路上,这两项荣誉是对学校科学教育的充分肯定。

建起一间工作室 厚植少年科学“土壤”

走进城关小学科学实验社团,只见三至六年级社团学生熟练地调试着酷炫的液压机械手,一、二年级社团学生正忙着彩虹泡泡龙小实验。“彩虹泡泡龙实验的原理是源于泡泡表面张力的存在,加上水分子里氢原子的相互吸引,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从棉柔巾中挣脱出来的泡沫……”在一、二年级社团实验课上,平潭城关小学科学组备课组长、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指导老师之一王婷婷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实验原理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们听,让学生们对今天的科学实验充满了兴趣。

进入精彩的实验尝试环节。孩子们将搅拌均匀的泡泡水溶液倒入盘中,用橡皮筋把棉柔巾固定在漏斗一端,再将棉柔巾蘸上调好的泡泡水溶液,加上五颜六色的色素,随着不断往漏斗吹气,泡泡水溶液变成一条漂亮的彩虹泡泡龙,然后越来越长,“哇……”学生们觉得很新奇,发出阵阵赞叹。

一年(4)班学生林俊成直接选择站在椅子上吹,吹出一米多长的彩虹泡泡龙,成为“全场最佳”。“没想到泡泡遇到水分子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果然生活处处有科学。”林俊成说,很喜欢上科学社团课,因为每次课上都会做有趣的小实验,枯燥难懂的科学知识能轻松“入脑”。

据了解,类似的科学社团实验,已在平潭城关小学开展3年之久。“在新课程标准出来后,我们就在思考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校长王玫表示,我们发现,学生对科学很感兴趣,每周科学课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就想能不能创建一个科学工作室,向学生们普及更多科学知识。

因此,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就诞生了。

制作一个小实验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刚起步时,也出现因社团学生参与制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这给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推动工作带来不小压力。为此,学校的7名科学老师定期在各个班级群和家长会上,与家长沟通普及对科学课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课堂上,他们还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小制作的兴趣。

在王婷婷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科学知识,更需要的是,通过各种科普类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实地参与科学探究实验,亲身感受科学的奇妙。

针对低年段学生,老师会安排简单的实验以及观察类的活动。而中高年段的学生,则安排偏向于动手动脑相结合的科学大制作。“通过这些方式,培养他们科学兴趣爱好的同时,点亮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王婷婷说。

如何制作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也是工作室面对的一大难点。每次给学生上科学实验课时,老师们就集思广益,反复实验,觉得可行后,才能让学生进行操作。有时,碰到一个有趣的实验,就发动家长在生活中寻找实验材料。“有的材料不易获得,所以在选择实验项目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科学老师刘必兵说。

今年加入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的科学老师陈丽钦,列举了发动机、爬虫机器人两个实验,分享她与学生教学相长的故事。

“我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时,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也会给我新的启发,比如在爬虫机器人实验里,有的学生就想到了融入美术学科元素,为自己爬虫机器人勾画图案,这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打开了另一个方向。”陈丽钦说。

如今,蓝海少年科学工作室的社团活动深受学生欢迎,许多科学创意也在这里得到实现。四年(1)班学生颜瑾萱加入科学实验社团一年多时间,从最初对科学知识的不了解到已制作十多幅科学作品。“科学实验社团真是太好玩,之前很想制作赛车,但一直无从下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竟然制作出了赛车,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创意变成了现实,这才是让我最骄傲的地方。”颜瑾萱说。

许下一个科技梦 多年愿景终于实现

春天,播撒种子,记录植物生长情况;夏天,郁郁葱葱,感受植物成长变化;秋天,落叶飘零,制作一个精致书签;冬天,草木萧疏,完成科学作品迎新。四季更迭,校园内繁花点点、绿树成荫都成为平潭城关小学科学教育的最好素材。

“我们时常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内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学到不少科学知识。下周,我打算带他们用银杏树叶制作书签。”王婷婷笑着说。

从连续举办十届科技节到各类大赛频频获奖;从更新科学教育教学设备,到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科普讲座……也正因为如此,去年,蓝海少年工作室获评全国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2023年度特色工作室。

“此次获奖十分不易,是多年来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王玫说,在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实验区科协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师生们的“科技梦”才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可期。

回顾往昔,一幕幕艰辛在王玫眼前浮现。2012年,由于校舍设施陈旧,加上学校周边环境拥挤,影响师生出行,平潭城关小学搬迁至平潭城南学校。搬迁的第二年,在科学教师紧缺、设施设备不完善等情况下,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学校还是举办了首届科普周活动。

当时,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科学作品在科普周活动中展示,他们兴奋地围在王玫身边问:“校长,我们什么时候能有科学实验室?”

听到这句话,王玫当下鼻头一酸,暗暗下定决心:在未来,有条件的话,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环境优越的科学实验室里做实验。随着实验区加大教育投入,2016年8月,平潭城关小学迎来二度搬迁,从平潭城南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学生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科学实验室,科学老师也逐渐增加……

“下一步,我们不仅要渗透到科学课程里,更多将借助工作室的活动平台,来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期待科技综合楼能顺利建起,辐射更多学生感受到科技教育的幸福感。”王玫畅想道。(记者 冯荣)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