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台长宽均约10米,已经在山顶矗立了300多年
东南网4月3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谢向明 通讯员 庄国辉 庄子瑜 文/图)如果让时光倒回300多年前,这个被泉港区南埔镇塘头村村民称作“龟石山”的山顶上,一定有一位身穿盔甲的战士坚守在这里,不停地向远处瞭望。一旦看到远处传来烽烟,就立即点燃烽火。刹那间,几十里烽火四起,连成一线,提醒沿线村落的村民有海寇入侵,需立即做好防御。
这,就是明代期间,为防范海寇入侵而设立的警报点——烽火台。若有海寇入侵,夜则举火,昼则举烽,故俗称“烟墩”。而今300多年过去了,那位坚守的战士早已不在。这警报千钧一发的“烟墩”,依然伫立在龟石山顶,绿藤环绕,丝毫看不出它曾经的威严和冷峻。
日前,首都博物馆、福建文物局院、泉州博物馆、泉州海交馆等在泉港区进行水下考古的陆上调查时,对泉港区域的烽火台进行重新走访和登记。泉港区博物馆初步统计,目前在该区境内仍有110多处烽火台。
探寻·它的现在
一片荆棘中 明朝烽火台保存完整
在南埔镇塘头村,大多数村民都知道,山上有一座烽火台,历史也不短。只是这个位于全村最高点的烽火台,周边都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尽是荆棘。
或许,这也是保护它最好的方式吧。来自泉港区博物馆的消息,这是该区现存的烽火台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昨天上午,在村支委詹坤付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一睹它的真容。
车子只能开到半山腰的寺庙,我们便开始步行。一开始,路还算好走,翻过两个山头。越靠近烽火台,周边的杂草高过人,就几乎无路可走。因曾几次带部门来考察,57岁的詹坤付对这里还算熟悉,在他的开路下,我们终于来到烽火台旁。
除了东边的部分石块坍塌外,整座烽火台几乎保持原有的风貌,四周全是用条石筑成,长约10米,高约4米。绕到后面的门,踏着台阶,登上烽火台台顶,台顶早已长满杂草。不过,绿藤环绕,倒给烽火台添了另一番味道。
詹坤付说,村里历代口口相传,这座烽火台建于明朝,具体是明朝哪个时期的则未有记载。指着烽火台,詹坤付说,古时的建筑有讲究,四角呈梯形,就如同人扎马步一般,比较稳固,而10多米长的烟墩则起了很好的基础作用。
在詹坤付的记忆里,小时候,他和同伴来山上放牛时,总喜欢登上烽火台望远。从这里,可以看到界山、涂岭、南埔三镇。后来,听说有人抓捕山鸡时不小心破坏了部分石块,实在可惜。
回程的路上,詹坤付指着几公里外的山头说:那是另一个烽火台,在天湖山上。古时,只要烽火一点,两边的山头都能看见,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