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名人曾公亮留存泉州重要遗迹—— 千年古迹相安院藏身菜地 遗址所在地部分被村民开垦成为菜地 本报讯 (记者 陈明华 文/图)泉州龙山曾氏大宗祠内挂着“一门四相”的匾额,其中“四相”分别指曾公亮、曾孝宽、曾怀、曾从龙。据介绍,福建曾氏九世祖曾公亮的成长和供职均在江、浙、豫一带,在泉州家乡遗留的古迹不多,相安院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遗址。之后因为历史原因,相安院坍塌淹没在草丛中。前段时间,曾氏族人通过史料考据、现场勘查,终于在德化县浔中镇石鼓村相安角落的山中找到相安院遗址。 1月11日,经过现场考察,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和泉州博物馆专家初步判断相安院遗址所处位置,认为具有保护价值。 现场 菜地里暗藏千年古迹 曾氏族人发现的相安院遗址位于浔中镇石鼓村相安角落的山中,距离村子不远。在上山路口,有一座相安宫庙。 在曾氏族人的指引下,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研究员陈鹏和副研究员唐宏杰、泉州博物馆研究员陈建中等人,来到距离相安宫约100米的半山中。 记者注意到,相安院遗址占地数亩,部分被村民开垦成菜地。在遗址的中部,立着两根1米多高的石门柱。曾氏族人将堆积在石门柱前的鹅卵石和泥土清理掉,露出下方的5级石板台阶。台阶周围的地面是用鹅卵石铺就的院子。 专家分析,当时整个院子都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村民整理菜地时,把一部分鹅卵石挖出来,堆成一堆。专家对相安院门柱遗址周围进行清理时,发现数十片陶瓷残片。经初步鉴定,这些残片有的是宋代的,不过以明清时期的居多。 专家还发现一块半圆形的石头,石头弧顶上有一个孔洞。据当地村民回忆,类似的石头当时有四个。专家介绍,这个是宋代墓葬时所用的墓顶封石。 除了被开垦成菜地外,相安院另外部分遗址被长满树木的土层遮蔽,无法进一步进行考古活动。专家建议先将遗址中的土清掉,方便进一步勘查。 在相安院遗址右侧约百米处,有一个同样用鹅卵石修葺的古墓。据曾氏族人介绍,这个墓是他们的先祖曾宏的继妻林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