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创新保护性开发水库模式,准备用8年时间将原本功能单一的28座水库,因地制宜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水库公园 一库一公园 水库变“绿肺” 东南网7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程枝文 实习生 林诗云) “以前,水库的功能非常单一,周边也少有人往来;现在,到这里散步锻炼的身影随时可见。”6日,记者来到晋江市永和镇英塘村,只见曾经荒凉的英塘水库,如今人气十足:野鸭、白鹭随处可见,鸡蛋花、三角梅花团锦簇,水库坝上、防汛路边,不时有人驻足留影。 晋江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0.8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3%。当地很早就注重雨水回收利用,造就了市域内总库容4679.4万立方米的大大小小28座水库。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水库的功能长期局限于供水、灌溉和防洪。 “部分群众环保意识、法制观点淡薄,水库周边围垦无序开发,往水库直排污水、倾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晋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而伴随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寸土寸金的晋江也急需拓展空间,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需求。 去年11月,晋江市启动“一库一公园”项目,计划用8年时间、投资16.7亿元,把全市28座水库因地制宜建成28座公园,水库公园建设以水源地保护为主的湿地公园、以生态景观为主的市政公园和以休闲保护为主的郊野公园等3种功能定位实施,使原本功能单一的水库成为“城市绿肺”。 英塘水库成为“变身”市政公园的首批试点。记者注意到,英塘水库周边分布着景观美、品位高的小公园和水景观。 在磁灶镇东山村,东山水库周围虽然绿草茵茵,水生植被却较少,傍水而居的村民对这里将建一个湿地公园十分期待。“这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情况,也能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东山村村民陈先生说,湿地公园建成后向社会开放,不仅村民有了休闲好去处,对当地农业和旅游发展也有重大利好。 “实践证明,这样的办法很好。一来让群众有了游憩休闲的公共空间,城市环境品质大幅提升;二来为雨水生态蓄流一片绿地和洼地,提高城市的蓄积雨洪、调节补水能力。”晋江市水利局局长柯发音说,每年将安排2至4个水库公园建设项目,2025年前完成28座水库公园建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