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员引导居民分类投放。鲤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南网11月19日讯(本网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黄凯杰)垃圾分类是绿色生活新时尚,近年来,鲤城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工作,推动“全链条处置”,全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撤桶并点,顾名思义就是将大量的、零散的垃圾桶撤除,合并放置在专门的点位。 作为泉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小区之一,明光花园小区内共有8栋楼和1个别墅区,居民840多户。原本每个楼梯口都设有投放点1个,整个小区共有投放点20个。 “垃圾桶多且分散,日常清理转运成为一个大难题。”江南街道明光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4月,小区完成“撤桶并点”工作,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4座垃圾分类亭,分设在小区出入口、停车棚等居民进出必经之处以及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 在一座垃圾分类亭,记者看到亭内按要求配备有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两种分类桶,亭内张贴着垃圾分类指引图,标明了收运时间、督导员姓名及联系方式、督导时间等信息。“早上7至9时、晚上6至8时为投放高峰期,督导员会现场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收运企业每天两次按时统一收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撤桶并点’是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既方便日常收运,还能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对推进垃圾分类有着重要意义。”区垃分办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及作业规范(试行)》,原则上按每300户左右设置1个分类投放点,且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配备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每处投放点还要配备一名督导员进行分类投放指导。“投放点分为垃圾亭和垃圾分类屋两种,其中,垃圾分类屋为定时开放,只有规定时间段允许投放垃圾。” 看似简单“撤桶并点”,过程却也并非一蹴而就,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居民养成分类投放习惯。“一开始居民都比较排斥、抗拒,经常抱怨不习惯。”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此,社区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初每个楼梯口设置1个垃圾桶,到后来每栋楼设置1个垃圾桶,最后调整为整个小区只有4座垃圾分类亭,潜移默化地改变居民的投放习惯。 小区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 利国利民”“垃圾可变宝 分类更环保”等宣传标语和温馨提示,社区还积极进家入户开展宣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十分浓厚。同时,通过“红黑榜”奖惩机制等,引导居民养成正确分类投放习惯。“运行一个多月后,居民便都会自觉将垃圾带到分类亭投放,分类精确度逐渐提高,环境也越来越好。” 明光花园的变化是鲤城区推行“撤桶并点”,带动引领低碳绿色生活新时尚的一个缩影。目前,鲤城已组织对全区350个小区进行“撤桶并点”,原有2156个投放点位合并为1343个,建设分类屋11座、分类亭323个,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我们还将继续规范‘撤桶并点’,探索设置误时投放点,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鲤城区垃分办工作人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