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嘉宾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揭牌。黄东华 摄 2021年11月,北京大学与国家文物局签署“战略合作实施协议”,共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是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大学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展示平台,是以重大科研问题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大数据信息提取和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应用平台,是事关文化自信、文脉传承、文明认同的重大文化战略工程。它既是以文物为载体,传承文明基因,厚植文化自信,服务文化复兴,也是综合性科研服务平台,数据信息和研究成果适时会向专业学者、文博行业及公众开放,以促进综合性研究的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讲,“文物基因库”是新时代的“数字化国家博物馆”,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国家文明基因工程”。 “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以“海上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为主题,以“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陶瓷、丝织品、茶叶、铁器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区位优势,整合闽、浙、粤文博机构资源,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化的文物基因库,打造中华文明展示、研究及交流平台,它的建成将极大地丰富文物资源大数据,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宝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悉,北京大学与安溪渊源深厚、交流密切,近年来更是加大合作力度,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20年12月,安溪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教学研究基地”,基地揭牌后,校地双方以此为依托,持续展开考古工作,成果丰硕。2019-202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显示该遗址为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展示出宋元泉州海洋贸易对泉州内陆腹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此外,北京大学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暑期课堂(考古学)均在安溪成功举办。双方的深入合作,成功搭建起考古发掘、田野调查、暑期课堂、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助力地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阐释、传承及传播。 “此次‘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福建分库’落地安溪,令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表示,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具体实践,对考古学科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安溪将依托这一重要平台,全面提升安溪的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促进安溪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再谱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