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泰宁:打造世外桃源式的生态体验农场

2017-12-19 10:20:58肖国平 陈杰 陈秀玲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泰宁县大田乡谙下村建刚生态农场基地始创于2008年,经过近9年的实践探索,于2015年成立了“泰宁县建刚生态家禽养殖合作社”,注册资金160万元。合作社以种植业为主,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竹林、果林下按一定比例散养鸡、鸭、鹅等家禽,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合作社养殖的美丽鹊山鸡、黑色全番鸭以及生产的翡翠绿壳蛋,已成为当地及周边的生态好产品,远销福州、厦门等地。

从失败到成功再尝创业的甜味

陈建港在养猪业利润空间减小、风险越来越大、竞争日益激烈后,告别了养猪行业,准备另谋出路。在看到一期介绍生态养殖土鸡的报道时,陈建港夫妇萌生了养鸡致富的念头。

在坚定了养殖土鸡的念头后,陈建港夫妇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市场调查工作。先后到了江西的南昌、新余,福建的永安等土鸡生态放养基地和批发零售市场。每到一处,他认真咨询,详细记录,虚心请教。经过调查,他发现养殖纯种黑毛乌肉绿壳鸡很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光明。

回到谙下村后,陈建港于2008年6月,用自家自留地,并租赁村民部分荒山,开辟了一块约200亩的养殖基地,用自己的40万元,再加上贷款的10万元,建立了“建安原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并很快搭建了20个现代化鸡舍大棚,从新余购买了第一批鸡种。

然而,一个严峻的难题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喂养。“这种土鸡非常娇贵,不仅孵化率低,成活率也比较低,需要细心喂养。”妻子邹安香说。为了积累喂养经验,陈建港经常向养殖专业户请教,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土鸡养殖培训,与此同时,他还利用闲暇时间看专业书籍,为自己“充电”。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陈建港夫妇摸索出了一套养殖方法。在他们的细心喂养下,土鸡羽毛丰满了,块头长大了。

2011年5月,陈建港把精心挑选的300多个鸡蛋用于孵化,用以扩大养殖规模。由于缺乏经验,首次孵化只有20只成活。屋漏偏逢连夜雨,6月的一场大雨把10个鸡舍大棚冲倒,让他们蒙受经济损失10万元,陈建港伤透了心。

在困难面前,他们没有退却,而是继续着自己的致富梦。如今,基地的土鸡养殖规模已达到了1000余只,年创产值达20余万元,他们也再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从基地到观光不断探索的步伐

“生态放养的土鸡,在成长期能够呼吸新鲜空气、自由活动,这样的鸡免疫力强,营养结构丰富。鸡肉与普通鸡肉相比,肉质更紧密,汤汁更稠,香味更浓,口感更鲜美!”谈着自己的土鸡,陈建港的兴奋溢于言表。

正是由于稀缺的市场资源和高营养价值,陈建港饲养的土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有很多顾客甚至亲自登门购买。2011年,陈建港共销售土鸡1000多只,每只均在3—4斤,每只鸡市场售价高达160元。销售市场除在本县城外,还销售到厦漳泉等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他因此也成了闻名乡里的养殖能手、致富榜样。

除了土鸡,陈建港还在鸡蛋销售上下了一番功夫。这种土鸡蛋因为呈现出少见的绿色,所以叫“绿壳鸡蛋”。绿壳鸡蛋富含硒、碘、铁、锌,还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而且胆固醇低,具备普通鸡蛋无法比拟的优点。“现在基地一般每天可以产出200个鸡蛋,市场售价为每个2.6元。”陈建港说。

基地渐入佳境,陈建港夫妇于2015年年初投资50余万元兴建“建刚生态体验式小农场”位于杉城镇胜二村,面积25亩,是继大田乡谙下村建刚生态农场基地之后拓展建设的新基地。基地主要用于培育绿壳土鸡苗,年培育量10000多只,同时依托大金湖旅游产业优势,开发推出上山捡蛋、下田摸鱼、赏花采果、自做农家饭菜等各种自然农业节目。

目前两个创业基地合计日均产高品质绿壳蛋1600余枚,种植苗木1000余棵,建有泉水鱼塘20多口,年产泉水鱼1000多斤,高品质土鸡年供市场16000余只。

从“小家”到“大家”带动贫困户增收

为拓展市场,陈建港夫妇以“建刚农副产品直营店”为载体涉水“电商模式”,与泰宁县一点石食品公司、三剑峰食品公司及贵州寸心草有机茶叶有限公司合作,充分整合了土鸡及绿壳蛋、莲子、玫瑰茄、朱口小籽花生、紫薯地瓜及野生灵芝、红菇、茶油、有机茶叶等泰宁特色农产品,克服散户经营中存在的宣传力度小、客源少、产品单一、配货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以“创业青年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实现创业增收”为发展理念,探索淘宝+实体店+微商线上线下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销路,同时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经多年摸索,陈建港夫妇养殖技术已逐渐成熟,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在乡、村两级党组织的精心指导下和县人社局、县信用联社等部门的共同支持帮助下,积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秋,继续扩大规模,利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基地共接收1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每户贫困户向县人社局申请小额贴息贷款3万元—4万元作为入股农场的股份,农场负责担保偿还,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固定分红约1500元—3000元。

为使更多贫困户早日脱贫,2017年合作社基地预计扩大规模200亩,接收更多贫困户入社合作,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预期目标。

(肖国平 陈杰 陈秀玲)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