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沙县:别样七夕民俗味浓

2018-08-20 10:10:07许琰 来源: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七夕当天,小允哲在桌前诵读。



梅增寿师傅在制作糖塔。

七夕,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传说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古时候少女便在这晚齐聚庭院,摆上瓜果向织女星乞巧,同时也互相比赛针线活赛巧。近年来,“七夕节”在青年男女中衍变成中国的“情人节”。但在沙县,七夕是属于即将入学孩子的节日。

蒙学式,童真趣味的学前启蒙

8月17日,八点一过,家住莲花新村的黄瑶和丈夫就带着儿子谢宗允哲来到家门前,点烛焚香,祈求“七夕姐”降临启发智力,今后读书更加颖悟。

客厅的供桌上摆放着旗杆斗、糖塔、蜡烛等各式摆件,寓意各不相同。旗杆斗象征着三元及第、糖塔取意“雁塔题名”、四季水果代表全年丰收,每一样摆件都饱含着家人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焚香叩拜后,七岁的小允哲在家人的陪伴下诵读《三字经》《唐诗》,在描红本上写字,神情投入专注,家人们希望通过“蒙学式”启迪心智,让他从小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在沙县,自古有三登科的说法,即科举高中为大登科,娶妻结婚为小登科,七夕上学则被当做是小小登科,所以沙县人十分重视七夕“蒙学式”。

“蒙学式”通常是外公外婆的主要任务。只针对秋季就读一年级的学龄儿童。外公、外婆七夕前一天就要把准备好的糖塔、水果、爆米花等礼物拿到女儿婆家,还要为外孙准备书包、课本、描红簿、算盘等学习用具,以及扇子、水壶、雨伞,制作新衣服,精心挑选的旗杆斗等。

仪式过后,黄瑶一家人将糖塔敲碎混合爆米花和糖果分装成小包,贴上红纸送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让大家一起分享甜蜜与快乐。同时这也是一种通告,告诉亲朋好友:我家里的孩子初长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

“蒙学式”不仅彰显了沙县人崇文重教的古朴民风,也寄托着沙县人希望孩子积极进取,发奋图强的美好愿望。

制糖塔,传承文化的古老技艺

传统的“蒙学式”,家里要准备的东西不下十几种,其中最具沙县特色的,就是糖塔。

糖塔,高约一尺,中空,由白糖熬浆后浇筑而成。一般糖塔分为两组,一组为糖塔和糖福禄寿三星,寓意有福、有禄、有寿;一组为糖塔和糖鳌鱼拜朝佣,鳌鱼为鲤鱼跳龙门,寓意学业晋升,拜朝佣是持笏的文官,寓意仕途高远。

今年65岁的梅增寿师傅有着40多年的糖塔制作经验,是沙县城区历史最悠久的传统糖塔制作手工艺人。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左右,梅师傅就开始忙活做糖塔。

农历六月正是夏日里最热的时节,做糖塔对温度又十分讲究,高温熬煮白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起糖花是温度达到要求的直观表现,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温度是否合适全靠双眼看,为了不影响糖浆熬制和冷却,制作过程不能吹风扇,也不能开空调,往往不一会儿工夫,梅师傅便大汗淋漓。

熬煮完成后,需立即将滚烫的糖浆倒入磨具中浇筑定型,容量、角度、速度都有讲究,模具内糖浆是否贴合刻痕,糖浆是否厚薄均匀,全凭手感,对制作者的手劲、眼神都是不小的考验。

冷却后的糖塔外观洁白剔透,形象栩栩如生,在塔尖套上红色手工剪纸,十分漂亮。

“我们家做糖塔传到现在头尾已经是第5代了……”梅师傅说,坚守这份传统是因为他不希望沙县这份这么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消失。

(三明日报沙县记者站 许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