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海协会首任副秘书长刘刚奇忆汪辜会谈

m.folksfolks.com 2013-04-27 12:04   来源:中新社 我来说两句

20年前的4月27日,汪辜会谈在全世界聚焦下于新加坡登场,成为两岸对峙40多年后首次受权民间团体高层间的商谈。当事人之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副秘书长刘刚奇指出,这一官方授权、民间出面的商谈模式为两岸独创,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自澳门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职务上退休已6年,刘刚奇近日在北京的住所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这位身高达190公分的清瘦长者,言谈间仍让人感受到当年那位海协会紧急联络人的干练、严谨。

刘刚奇开门见山指出,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经济封锁40多年后,第一次汪辜会谈之所以能成行,要将其放在两岸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有明晰脉络。

他说,海基会、海协会是应运而生的。在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当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不得不采取措施为两岸关系“松绑”,两岸往来突然热络起来产生人身安全、经济纠纷以及法律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双方都亟需建立一个管道、由相关组织机构来有序加以解决,使两岸交流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两岸商谈“官对官”、“党对党”路径在当时都不可行,唯一剩下“民间对民间”的形式;当时台湾方面坚持一个中国;1992年10月两会更在香港商谈中就“如何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讨论,形成后来通常所说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海协、海基两会人士都有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

刘刚奇告诉记者,其实上述种种促成因素,用汪道涵在会谈前接受港澳媒体联合采访时讲的一句话就可涵盖,即“为了中华民族包括二千万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两岸同胞应更具前瞻性地面对未来,把握住国际发展的趋势所赋予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机遇,以宽阔的胸怀向前看,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共同振兴中华”。

在刘刚奇的回忆中,两岸关系这历史性的一步,因汪辜二老温文儒雅、举重若轻的特质,于紧张节奏下更不乏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光彩。

当时陪同汪道涵从北京启程,刘刚奇就注意到,虽身经百战,汪老却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总笑呵呵的。在飞机上聊天,话题也是逛书店;汪老说他喜欢看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书。

作为上桌谈判的亲历者,刘刚奇记得特别清楚,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时许,汪老和辜老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四楼会议室历史性地伸出手,紧握在一起。周围是海内外200多名记者,为满足记者要求,二老来来回回握手四次,“汪老还特别风趣地讲,我们是做义务演员啦。听到这一句,大家都乐了”。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