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视频 > 专题 > 正文

【人民网系列访谈】厦门:以优质托育服务“引导”和“激励”人口高质量发展

2024-03-11 17:29:28 作者: 来源: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  责任编辑:占芷晗   我来说两句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近期,人民网福建频道联合福建省计生协会推出“筑牢人口基石,促进八闽发展——福建各地畅谈人口发展工作”系列访谈,全面展示福建各地在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亮点、成效。

本期访谈嘉宾: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厦门市计生协会会长廖华生。

主持人:厦门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口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注意到,厦门是全国首批、福建唯一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这说明厦门在托育工作方面走在前列。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厦门为什么这么重视托育工作?

廖华生:重视托育工作对于厦门来说,有很强的内在驱动力。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厦门是一座人口净流入的年轻化城市,530万常住人口中,40%是从六人普到七人普这10年间增长的。现在育龄妇女占26.4%,0-3岁占2.8%。去年人口出生率7.56‰、总和生育率1.23‰。这些指标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们这里托育需求特别大。

当然,不得不说,厦门的生活成本也较高。所以,如何降低托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成了我们非常重要的课题。

主持人:那么厦门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养育成本、提高市民的生育意愿呢?

廖华生:我们努力做到了“四个确保”:

一是确保有人干事。我们在市、区两级都成立家庭发展事务中心,有3000多名计生协小组长培训为家庭健康指导员、儿童保健家庭指导员。全市120多名参公人员,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联动一起干。我们在高、中职院校开设婴幼儿照护专业,在读1.5万余人。我们还将育婴师、保育员纳入紧缺职业目录,已培训1.6万余人次。

二是确保有钱办事。财政每年兑现6000多万元,对普惠机构按托位给予建设、改造和生均补助,给予工会奖补、贴息、投保、居民用电等一系列优惠扶持。

三是确保有地可用。去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托育服务设施配置导则》,规定“每一万人管理单元内,托育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900平方米”,还规定“新建小区按每千人配10个托位、老旧小区按每千人配6个托位”。此外,还规定“存量建筑改造为托育服务设施的,免于办理规划条件变更、工规证审批”等刚性措施。当然,我们也牢牢守住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底线。

四是确保有位可托。我们依托闲置公共资源、幼儿园,依托工会、国企,各种模式应有尽有。85%以上的镇街建立了“向日葵亲子小屋”,目前全市托位1.92万个,其中普惠近40%;千人托位数3.62个。这比例跟先进地区相比不算太高,但这是我们在最近几年间从几百个做到将近2万个。

主持人:通过介绍,我们也看到了厦门在推进托育工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那么我们有哪些亮点工作,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廖华生:亮点是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率先”:

一是率先出台了托育备案管理模式,促进了小微型托育点更加广泛地布局。

二是率先出台国企办托扶持政策。

三是率先试点托育职称评审,这项工作打通了职业发展通道,让更多人愿意干托育工作。

四是率先推出多性别母婴室,解决“奶爸”带娃外出可能遇到的难题。

主持人:要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托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接下来我们有什么工作规划?

廖华生:从中长期目标来说,要将托育工作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目前主要解决广大市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包括“有得托”“托得起”“托得好”。

一是围绕“有得托”扩供给,解决入托难。大力建设公办托育园,将闲置幼儿园改造成托育园,在社区配建免费托育点;另外,要大力建设普惠托育园,本着“就近方便”,让大家在“家门口”“工位旁”就能实现托育。近期计划新增3500个以上普惠托位,2025年千人均托位数要达4.5个。

二是围绕“托得起”降价格,解决入托贵。租金成本高和看护成本高,是两大问题。我们将从源头入手,继续实施建设、生均补助及运营补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设计激励性奖补,提高低龄段托育率。预计托育费用平均下调幅度会比较大。

三是围绕“托得好”提质量。机构规不规范、服务质量好不好?是送托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将实施视频监控全覆盖,安全由政府兜底。统一由政府来提供标准化医育结合服务和安防用品,政府买单,大家用得安心。此外,厦门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在全国前列,我们将发挥这一优势,率先实现人口、卫生、托育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数字化水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