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生态葬,如何走出“遇冷”尴尬
http://wmf.fjsen.com 2013-04-03 08:58  潘园园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方面,随着墓地价格年年涨,百姓感叹“死不起”。另一方面,廉价甚至免费的海葬、花葬、树葬等生态葬法却“叫好不叫座”,陷入“推广难”的尴尬。除了受传统观念阻拦,环保葬的推广还有哪些障碍需要突破?

生态葬,如何走出“遇冷”尴尬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3日报道(记者 潘园园)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希望鲜花伴随母亲安心长眠。”1日,清明前夕,一名老人来到福州市三山陵园花葬纪念碑前,找到母亲的名字,拜了又拜。碑身后,花团锦簇,随风摇曳。

老人告诉记者,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按照遗愿,父亲骨灰选择海葬,母亲骨灰选择花葬。“我已嘱咐后人,等我百年之后,也要海葬或花葬。”

陵园负责人介绍,2000年起,三山陵园在全省首推骨灰花葬、树葬等环保生态葬。到目前为止,共有382名逝者选择树葬、花葬和草坪葬,962人选择节约土地资源的壁葬。

“生态葬是近年来政府一直提倡的环保安葬方法,不仅可以节约土地,也能美化环境,还能减少费用。”该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墓地花费少则三五万元,动辄十几万元,高则上百万元,花葬只需680元,树葬也才两三千元,壁葬四五千元。但选择生态葬的客户依然很少,以花葬为例,每年不到30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紧缺矛盾日益尖锐,房价、墓地价格年年上涨,老百姓抱怨‘活着住不起房,死了下不起葬’。”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葛铁强介绍说,“尽管政府大力提倡,廉价环保的生态葬却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目前,我省每年殡葬人数约20万,但选择生态葬的不到1万人,比例不到5%,处于较低水平。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