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模范巡讲> 莆田市 > 正文
文化视点:福建莆田创新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形式
http://wmf.fjsen.com 2010-06-07 18:01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福建莆田市创新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形式,以当地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莆仙戏演绎现代道德小戏,寓教于乐,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全市126个民间剧团成为一支支深入农村、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不走的宣传队”。

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在福建农村广受欢迎,逢年过节及农家结婚、升学、做寿、乔迁等,许多村社和群众都要请剧团演出助兴。莆田共有莆仙戏剧团126个,演职人员3800多人,每年各剧团深入城镇乡村演出6万多场,观众人数达3000多万人次,覆盖山区、平原、海岛的每一个角落。

莆田市委文明办主任陈惠黔说:“莆仙戏传统剧目多以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等为主题。在新时代应当让莆仙戏唱响中华传统美德,唱出时代新风尚,发挥其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00年,莆田市涵江区率先进行尝试,要求各莆仙戏剧团在辖区演出古装大戏前,加演自编自导的现代文明小戏,取得较好效果。2005年初,莆田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广局联合在全市开展莆仙戏公民道德建设现代小戏展演,要求各剧团在演出古装大戏前,加演一台长约半小时富有教育意义的公民道德现代小戏。

为让各剧团做“有米之炊”,2005年初,莆田市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小戏剧目,激发起了公民道德现代小戏创作热潮,专业剧作家和业余创作者纷纷加盟参与,共征集100多个剧本。首批筛选出了《驱邪记》《扛母亲》《城市牛皮癣》《公章记》等31个涵盖尊老爱幼、睦邻友好、文明礼仪等内容的剧本,无偿提供给各剧团编排。2006年,在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市里又组织人员创作了《拣金链》《远亲不如近邻》等一批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代小戏剧本。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