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移风易俗“量体裁衣”,三明打出“组合拳”
http://wmf.fjsen.com  2023-09-04 16:14:28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9月1日讯 三明市是全省首批唯一的地市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市妇联作为三明市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认真落实全国、省、市移风易俗工作部署,推动移风易俗有效融入妇女思想引领、巾帼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联动部门积极推进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促进文明新风浸入心田、成风化俗。

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

融入“一盘棋”,做好同向发力的“加法”

坚持党建引领,落实《三明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妇联组织重点围绕整治“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上下联动开展移风易俗巾帼行动,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婚事新办、弘扬文明新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治水平提升、突出问题攻坚、典型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中发挥半边天作用,汇聚党群共建、党员示范、巾帼助力、全民参与的工作新合力。

探索新路径,做好堵疏结合的“减法”

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加强分类宣传指导,走出一条移风易俗“一倡一治”堵疏结合的“三明路径”。

让观念“更新”,发挥“明姐姐故事会”巾帼宣讲队、“近邻·爱心敲敲门”巾帼志愿服务队等作用,通过快板、山歌、三句半、动漫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立体化、分众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俗淳厚的新风尚。

为爱情“减负”,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举办“立家训、树家风”“庭院话家风”“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分享等,挖掘朱子文化、居敬孝道文化和优秀传统婚俗文化内涵等,推动“重礼金”回归“重礼仪”。组织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通过婚事新办、简办,引导妇女和家庭带头弘扬新型婚育文化,让美好爱情与文明婚俗双向奔赴。

让彩礼“降温”,大力宣传推广大田县“不送彩礼送保障”、将乐县“碳票当嫁妆”等新型文明婚嫁模式,发挥品牌效应,倡导群众拒绝彩礼旧俗,以绿色生活方式、养老保障形式代替高价彩礼陋俗,打造移风易俗鲜活样板;探索建立“零彩礼”家庭礼遇机制,变“推着群众走”为“群众带头走”。

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将“婚丧嫁娶从简不奢华”作为“生态星”创评标准

立足主阵地,做好同频共振的“乘法”

开展“三明幸福家”创建行动,举办“三明幸福家·涵养新风尚”全市首届家庭文化节,以移风易俗为“重头戏”,推进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五好家庭”活动,重点在农村开展“家庭好角色”评选,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妇女践行文明新风,争当好婆媳、孝女、贤妻、善邻。

开展“美丽庭院”提升行动,开展“绿色家庭——低碳生活引领新时尚”活动,开展“美丽庭院是我家”、寻找“美丽庭院网红打卡地”、创建“绿色家庭”等活动,培育省、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000余户、绿色家庭100余户。

开展“文明积分”礼遇行动,总结推广“积分制”做法,对积极落实移风易俗工作的群众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在巧妇贷等信用贷款、女性安康险、产业发展等惠民政策上给予优先考虑,形成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的正向循环。

宁化县用好用活“爱心小站”,将移风易俗等事项分类量化、评分考核

激活新机制,做好破旧立新的“除法”

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妇女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为抓手,参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红白喜事操办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对礼金、桌数、办事天数、待客范围、程序流程等清单化“限高”,积极倡导婚嫁“零彩礼”,推动移风易俗。

依托市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建立“婚姻辅导、婚检婚育、婚恋交友、婚俗改革”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服务模式,通过护航系列化、辅导专业化、服务项目化,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提供婚姻家庭暖心支持服务、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等,引导广大家庭树立正确婚姻观、幸福家庭观,打造婚姻家庭“暖家”示范品牌,工作做法在《八闽快讯》刊发。

下一步,三明市妇联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巾帼行动,扩大品牌效应,助力“婚俗改革+文化、婚俗改革+文明”特色创建,大力宣传倡扬新型婚育文化、良好和美家风,使婚俗文化与文明新风交织相融,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争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践行者。(三明市委文明办 三明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