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六万口酱缸,打造舌尖上的“厦门味道”
http://wmf.fjsen.com 2020-06-19 14:40:47 夏菁 颜财斌 李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文洁

勤观天象晒场酱缸盖子的秘密

晒场上的酱缸 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如今,在“古龙”的晒场上,酱缸的数量就已超过6万个。面对数万口缸里不同的情况,刘团结脑中也有着一份自己的“大数据”,接下来要做哪些工作,他都烂熟于心。

据介绍,一批醅下缸,到了缸里要跟踪关注变化,要在不同的季节做调整,还要观天象,趁着有太阳掀缸盖晒晒,若感觉会下雨,则需要尽快将盖子盖紧。

在晒场,记者发现了这里缸盖的小秘密。原来,竹子做的缸盖,看似普通,可里面两层,重达三斤左右,既能扣紧酱缸,又比较抗风。

“要碰上台风天气,仍需要做些加固预防。”刘团结表示,台风来之前会先判断大概哪里是风口。处于风口的酱缸,无论是先刮风还是先下雨,都要加两个缸盖进行加固。而没有处于风口的酱缸,若先下雨,缸盖重量会增加,更不容易被吹掀起来;若先起风,则也要进行加固。要是不小心渗入雨水,就会前功尽弃。

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造就了“古法”酱油丰富的营养成分。大量蛋白质水解生成物,包含氨基酸、B族维生素、水溶性钙、磷、铁、锰、锌等矿物质,还有原糖、多种有机酸,以及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是工业酱油无法比拟的。

为了让人更近距离了解“古法”酱油,古龙酱文化园展区内不仅有酿制程序模型、图文展示,游客还能体验到打酱油的乐趣。

古龙酱文化园的工作人员表示,古法制作的酱油一般味道比较浓,也比较咸。因为没有防腐剂,是靠盐防腐,所以一般烹饪和食用的时候都要减半使用。下缸发酵时间短是生抽,发酵时间长是老抽,颜色深一点。“还有一些年份高一点的酱油,那味道就更醇厚了”。

“我们不会计较成本,一定要保证原材料、口感和香味。”刘团结表示,古法酿制的酱油,本身就是从酱里面出来,煮菜加热的时候,就会闻到浓浓的酱香味。

1  2  3  4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