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大地村 土楼人家满眼春

——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巡礼

http://wmf.fjsen.com 2022-09-27 17:11:01 来源:省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兰楚文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地土楼群所在地、高山族聚居村,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948户3421人。大地村先后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乡村、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福建省生态文化村,2020年,大地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称号。

近年来,大地村以文明创建为引领,坚持产业发展、深化移风易俗、绘就宜居宜游新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

image.png

俯瞰大地村

深抓产业发展,描绘村居新图景

初秋的傍晚,村民三三两两地相约到景区步道散步,沐浴在稻香鸟语之中,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经营民宿、饭馆、特产店……

“2020年,我开始在村里经营茶店,现在收入状况也还不错,年收入也有5万多,最重要的是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从城市回乡创业的小刘谈到家乡产业发展情况时感慨万千。

如何借力特色产业扮靓美丽乡村?大地村将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做强做精新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各产业融合发展。

引导村民参与发展旅游经济,把本地的茶叶、茂谷柑、蕨菜、笋干、水稻等土特产打造成精美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有效实现村民村财“双增收”,以产业、政策吸引青年回乡创业,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image.png

大地土楼景区水稻丰收

深化文明实践,展现农村新风貌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而且大家都聚在一起,村里更热闹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多姿多彩了!”一位村民激动地说。竹竿舞、抛陀螺、大鼓凉伞……文明实践站的表演者依次登场,表演精彩纷呈。在节假日开展的移风易俗表演,不少观众闻讯而来,感受着传统文化的传承。

据悉,大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建成以来,已累计为村民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次,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次,受众1.5万人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农村治理水平。

文明风吹来,满村皆新景。推动人居环境、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大地村推动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华安土楼景区,建设一站多用的开放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全县文明实践示范点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华安土楼“和”文化内涵,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常态化、多形式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精神风貌,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

image.png

文明礼堂开展青年理论宣讲活动

促进文旅融合,谱写大地新篇章

每年一到旅游旺季,大地土楼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

“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发展的同时,更要留住土楼底蕴。”大地村党总支书记介绍。

这几年,土楼核心区四周山体500亩退茶还林,投资400万元,实现山体披绿。全村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以水稻、茶叶等特色种植发展带动,用“一个景区”串联起四季产业,游客显著增加,实现旅游年创收3000多万元。

在大力发展农耕旅游产业下,大地村先后举办土楼国际马拉松、土楼新年音乐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清爽华安”首届农耕文化节等丰收主题活动和大型赛事,展示了绵延数百年的土楼农耕文化。

image.png

“北溪明珠、生态华安”福建省中国书画名家采风、写生、展览活动

“世界文化遗产”二宜楼前,热情奔放的高山族舞蹈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拉手舞、竹竿舞、接续登场,随着游客加入其中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宁静的百年土楼焕发了新的活力。

image.png

高山族舞蹈表演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力量。在大地村,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以文明创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朵朵美丽芬芳的文明之花正在争相绽放,映照在土楼人家眼里的是无限春光。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