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厦门中院发布老赖典型案例 万名老赖上“黑名单”

2016-08-11 09: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实习生 刘雪清/文 陶小莫/漫画)编造假租约,老赖被拘留;老板欠薪逃匿,被判十个月刑期……

昨日,厦门中院举行发布会,发布了十多起严惩老赖的典型案例。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7月,厦门市两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0871件,累计执结到位金额29.54亿元。另外,全市法院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执行案件攻坚行动,共将11511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典型案例1 编造假租约老赖被拘留

花几百万上千万元的钱拍得房产,却因一纸虚假租约,害得购房人10多年不能使用房子。昨日,厦门中院发布的老赖典型案例中有这样一起“虚假租约案”,老赖林某近日为此被拘留15天。

林某名下有多套房产和多个店面,此前他因一起经济纠纷,被厦门法院判决败诉,要承担400万元本息的连带清偿责任。

判决生效后,林某虽然有房有钱,但却一直拒不还款,拒不承担连带责任。为此,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申请后,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林某名下位于漳州市的两套房产和几个店面。

正当法院要处置林某的房产时,林某突然向法院提出,他的店面已经出租。林某还让所谓的“承租人”黄某和沈某分别向法院提供了两份租期二十年的租约。

不过,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所对这两份租赁合同的签署时间进行鉴定后,发现这两份租约都是倒签的虚假合同。

于是,法院近日作出拘留决定书,认为被执行人林某与案外人黄某、沈某互相串通,通过倒签合同的方式,编造虚假租赁合同,阻挠法院对查封房产的强制执行,情节恶劣,决定依法拘留林某15日。

法官点评:编虚假租约,依法应严惩

近年来,法院查封老赖不动产的过程中,涌现大量“虚假租约”现象。据法官介绍,很多债务人明知自己的房产会被查封拍卖,就勾结案外第三人,恶意编造“长期租约”,强占房子不搬走,其中有的租约长近20年,严重阻碍法院执行工作。

在这起“虚假租约案”中,法院通过对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使执行案件顺利执结,对打击“虚假租约”问题有示范效应。

引题图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