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2018-03-06 10:08:44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志愿始于心 文明一起行共筑暖城厦门

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暨第四个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启动仪式在中山公园举行。志愿服务队接受授旗。

“雷锋在鹭岛,文明一起行”。昨日,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暨第四个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启动仪式举行。活动将重点突出文明出行、地铁文明,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厦门市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在长期的文明创建工作中,文明自觉已在厦门深深扎根,融入到数百万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城市的亮眼底色。

移动风景线

首个地铁志愿服务驿站授牌

3月5日上午7点18分,从厦门北站方向开来的第一班地铁停靠中山公园站。市民王宏宇跟在人群的最后下车,和往常一样披上红马甲,开启了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昨日,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暨第四个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启动仪式在中山公园举行。各区志愿联盟及全市多家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现场,集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由市委文明办、市国资委、厦门日报社主办,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思明区文明办、海西晨报社承办。

这是厦门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首次与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携手,旨在进一步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市民文明行为养成常态化,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文明有序的良好风尚。活动以“雷锋在鹭岛,文明一起行”为主题,倡导文明出行、共筑地铁文明将成为今年厦门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亮点。

作为交通出行系统里的全新一环,厦门地铁早在开通运行之初就植入文明基因、形成移动风景,来自各行业的志愿者第一时间为市民游客送上安全防范检查、文明乘车宣传、站台引导帮助等地铁服务。人群中跳跃的志愿红一如地铁飞驰所需的一颗颗螺丝钉,拧紧了这座城市文明创建的发条。昨日启动仪式现场,首个地铁志愿服务驿站镇海路站以及首批厦门地铁文明示范站镇海路站、乌石浦站、集美学村站接受授牌。据悉,地铁文明建设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联合沿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组建地铁文明联盟,为更多志愿者提供在地铁服务的机会,也让地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在参加中国文明网访谈时说:“厦门文明城市创建的优势是厦门人民热爱厦门。”成为一名志愿者正是厦门人表达这份热爱最直接的方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厦门着力建设文明城市开始,厦门的志愿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今,这64万颗螺丝钉遍布城市各个领域,他们是厦门市学习雷锋精神的先头兵,是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系列活动的主力军,也是厦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有力支撑。

争当新时代排头兵

以法治涵养文明的厦门蓝本

志愿者的奉献让市民温暖,城市的文明创建成果让百姓受益,而厦门人也在用点滴行动反哺着文明厦门。文明与市民的距离,除了争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更简单的方式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带着小孩一上车就有人给让座,这是我在厦门旅行的第四天,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遇到,我跟孩子说让他以后来厦门读书,厦门人素质高,城市太文明了。”湖北游客廖琪路过昨日活动现场,她用“文明”概括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在厦门,不仅地铁文明越来越深入人心,文明开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等行为早已织就了厦门市的文明出行系统。此次活动月期间也将从深化“礼让斑马线”“有序乘车,文明排队”“共享单车,文明骑行”等方面,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共建共享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切实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去年,作为全国首部对社会文明建设和管理进行法律规范的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正式出台,更是从法律角度明确对文明出行等多个层面的公民日常行为做出规定,形成了以法治涵养文明的厦门蓝本。

56年前,22岁的雷锋燃尽青春,但他留下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厦门,向雷锋学习的行动一直在进行,既有随处可见的志愿活动,也有润物无声的公益广告。市鸟白鹭近年来在漫画家笔下化身文明使者,出现在诸多公共场所。启动仪式现场,一组新鲜出炉“文明小白鹭”地铁系列漫画以及“文明小白鹭”主题车厢展板揭开面纱,今后这批漫画将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在地铁里为市民游客送上生动有趣的乘车指南,独一无二的“文明小白鹭”主题车厢也将在今年和大家见面。

“雷锋在鹭岛,文明一起行”。厦门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再出发,共同参与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争当新时代文明创建的排头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