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本网原创> 正文
分享到:

​厦门集美:传承端午文化 “粽”享文明新风

2023-06-20 18: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学佳  我来说两句
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端午主题活动近60场,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齐奏文明和谐交响曲。

旱地龙舟赛(乐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供图)

东南网6月20日报道(记者 李霖 通讯员 吴晓丽)粽叶飘香又一年,端午时节齐欢颜。品民俗、话端午、包粽子、献爱心……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午节来临之际,在厦门市集美区委文明办的指导下,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端午主题活动近60场,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齐奏文明和谐交响曲。

体验端午民俗 感悟文化“粽心”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有着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所蕴含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是其重要的文化内核。深挖端午文化“粽心”,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集美区多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体验端午民俗为主要内容,为辖区居民呈上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楚国人不舍屈原,划船追赶拯救……”6月18日,乐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传承闽地龙舟文化 弘扬非遗工匠精神”主题活动。社工现场讲述屈原的故事、端午赛龙舟的由来,弘扬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活动还通过组织开展旱地龙舟赛,手工制作龙舟模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现场青少年感悟同舟共济、拼搏向前的龙舟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同日,高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书法系列课程迎来特殊的一节。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营造浓厚的端午文化氛围,此次课程围绕诗人屈原展开,组织青少年了解其爱国故事,并以书法为媒,表达对屈原的追怀之情。

佩戴香囊,也是端午节的特色民俗之一,蕴含着辟邪驱瘟、祈福纳吉的美好愿望。近日,后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文科学系举办“情系非遗”端午节手工活动,组织学习绕线编织技艺并制作香囊,让参与者们学习了解这一“指尖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点朱砂、制香囊、绘画卷……17日,“弘扬端午文化·传我浓情粽香”端午节主题活动在宁宝社区开展。主办方为现场小朋友点朱砂,组织制作香囊,携手绘制端午画卷,感受端午文化魅力,激发辖区青少年爱国热情。

此外,田头村、叶厝社区、新村社区、内林社区、宁海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借助多彩的民俗活动,带领居民感受端午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悟蕴含其中的强大的精神内核。

1  2  3  4  5  6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