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不少厦门家长晒出孩子暑期花销

2023-08-29 09:02:08  作者: 叶子申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不少厦门家长晒出孩子暑期花销

暑假账单 研学营兴趣班占大头

海西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暑期即将结束,家长们的钱袋子还好吗?近日,不少厦门家长晒出孩子的“暑期账单”,花销从几千元到几万元都有。

“今年暑期,我为孩子花了大概3万元。”在厦门一家媒体上班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参加了去贵州的研学营,时间大概一周,包含机票在内的费用是7000多元。孩子又跟着朋友一起去旅游,花了3000多元。此外,李女士还给即将上初中的孩子报了衔接课程,包括语数英三门课,总共花费1.3万元左右。此外,孩子每年暑假都要上游泳课,这一项费用为2000多元。再加上暑期孩子看电影、聚餐等,花销会更多。

“篮球集训2000元,美术书法集训1800元,去英国参加夏令营一趟4万多元……”三年级小学生莉娜的家长细数着孩子的暑期账单。这名家长说,今年暑期,周边不少孩子参加了各类夏令营,虽然费用不低,但她觉得能让孩子增长见识,还是挺有收获的。

不少研学平台也证实了这一点。“今年暑期,主打历史人文、户外自然、科学技术类的研学产品最受欢迎。”携程研学华东业务负责人李倩称,从产品时长上看,以景区/展馆主题一日游和长线多地5至9日游的产品最为热销。从价格上来看,多日游产品人均价格在6000元左右,较2019年暑期有两成左右的涨幅。

今年暑期,亲子游也是一大热门选项。去哪儿数据显示,带儿童出游的旅客,预订中高星酒店比例达到41%,高于平均值30%;餐饮、景区门票等综合消费是普通旅客的1.4倍。

不过,在采访中,多名厦门家长坦言,孩子在今年暑期的开销没有超过1万元。在厦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陈先生表示,由于目前住房按揭每个月要还1万多元,压力较大,加上孩子对研学类的活动不感兴趣,这个暑期,他就带着孩子到周边城市自驾游,玩了两三天,加上住宿、饮食,全家人花费三四千元。也有家长告诉记者,暑假期间,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里、图书馆两点一线,偶尔和同学在外面吃吃饭、看看电影,花销不大。

有家长认为,研学和旅游的目的不是发朋友圈、互相攀比,要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得到锻炼、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养,花的钱便是值得的。”

相关新闻

开学季带动消费市场升温

新型文具受到青睐 智能设备销量翻番

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暑假即将结束,开学季近在眼前。线上各大平台与开学季相关的商品迎来了消费高峰,电子数码、文教用品、潮流服饰、童装童鞋等热卖。

新型文具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京东数据显示,7月至8月开学季期间,自律打卡器/时间管理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61%,护眼台灯成交额同比增长30%。

此外,由于孩子需要打印试卷、作业、学习资料等,中小学家长爱买自带教辅、题库、读物、错题等优质学习资源的内容打印机。

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开学季消费呈现诸多新的特点,不少年轻父母主张“又好又省”,注重消费品的性价比、实用性和品质。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学季促销活动中,来自“95后”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

市民陈琳的孩子今年要上七年级,她刚给孩子在电商平台上买了一台学习机。“学习机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稍微解放一下父母。”陈琳表示,专业的学习机还带有护眼、防沉迷等功能,让她更为心动。

记者获悉,唯品会“开学焕新季”超级品类日当天,诸多与开学季相关的品类销量倍增,其中智能设备销量同比翻倍,儿童平板电脑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倍;京东7月至8月开学季期间的销售数据显示,早教益智、复读机、学习机等电子教育产品高速增长,其中,早教益智成交额同比增长524%,复读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88%,学习机成交额同比增长60%,电子词典成交额同比增长54%。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