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湖里区 > 先锋湖里 > 本地聚焦 > 正文

厦门市湖里区举办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

2023-10-12 14:00:00  作者: 陆晓凤 庄筱婧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咖云集 畅谈数字音乐产业发展

湖里区举办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为厦门音乐文化赋能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陆晓凤 庄筱婧 通讯员 厦湖宣湖里生花,生生不息。作为国内首个以数字音乐为核心的产业大会,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昨日在湖里区开幕,现场大咖云集。众多国际数字音乐业内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翘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数字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数字音乐产业在湖里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湖里经济发展插上音乐的翅膀,为厦门音乐文化赋能。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是一次数字音乐产业的盛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行动。湖里区将以承办这次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音数协和音乐界头部力量的交流与合作,对音乐产业进行系统扶持,为音乐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幅属于湖里的音乐文化画卷在新时代中正徐徐展开。

双生共赢

激发数字音乐势能

推动文化产业共融

演员翩翩起舞,阿卡贝拉人声乐团演绎经典闽南歌,舞台光影效果精美绝伦、科技感满满……前天晚上,202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主要活动之一“湖里之夜”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合作交流会在厦门湖里成功举办。这场精心策划的产业交流活动为产业大会的开幕充分预热,让音乐企业熟悉厦门、了解湖里。

为何选择厦门湖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数字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敖然告诉记者:“我们来厦门考察,湖里区的想法和我们非常契合,我们当即有了落户湖里的想法。”据了解,未来中国音数协将与湖里区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为了谋划这场大会,主办方的专业团队投入了近半年的时间。“今年线下演艺的活动很多,很多音乐界人士的档期比较紧张,但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敖然说。

一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音乐文化,正在全力以赴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音乐产业的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湖里区作为厦门的中心城区,环境优美、文化多元,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闽南歌是华语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产业大会落在厦门这样的闽南话地区,对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借助此次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推动在两岸文化融合方面形成厦门特色、湖里特色。”敖然说。

据介绍,今年7月,《湖里区促进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新版政策凸显音乐产业扶持,吸引了多家头部音乐公司、知名音乐厂牌、音乐活动与湖里结缘。

尘埃力量是一家头部文化产业企业,以音乐版权与艺人经纪为主体业务。作为企业代表,该企业选择回到厦门,扎根湖里。

“我深深感受到了厦门市未来的音乐发展潜力,想再次把握发展的趋势。”尘埃力量CEO陈世翀告诉记者,他受邀来到厦门考察,认真研究了湖里区推出的音乐产业扶持政策后,决定将公司落户厦门。

接下来,他们还将把大陆、台湾的一线音乐制作人招揽到厦门,搭建两岸音乐人才的“蓄水池”。同时,他们将与省内多家艺术高校达成深度的校企合作,构建音乐内容人才、表演人才的“产学研”孵化基地,为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提供音乐行业的发展机会。

优势叠加

数字音乐产业赋能

深化两岸音乐融合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流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音乐媒介,打造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磁场。在这里,两岸音乐彼此交流,出现了更多产业和文化上的共融。”作为大会主要活动之一,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主论坛上,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受邀开展主题演讲。

当谈到未来如何深挖数字音乐产业价值、推动更高质量发展时,丁磊表示,下一个十年,中国数字音乐要担负起新使命,发挥好纽带作用,让同文同种、同气连枝的两岸同胞,仰望同一片“故乡的云”。

丁磊期待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落户厦门后,可以在推动两岸版权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做出更多创新尝试,促成更多亲密互动,用音乐建成一座文化的“跨海大桥”。

数字音乐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昨日,中国音数协、厦门市湖里区与多家数字音乐平台、企业、科研院所签约数字音乐(传播)产业研究战略合作、讯飞音乐“共声计划”战略合作、太合音乐“海上明珠”产业基地、尘埃力量“嘻雀音乐汇”综合文旅项目等7个项目。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将与厦门市湖里区达成合作,借助“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这一品牌活动,发挥厦门的文化产业优势、数字经济优势、地域和空间优势,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促进音乐产业与其他领域在厦门实现深度融合,共同创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助力厦门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此外,在产业大会现场,2023抖音看见音乐计划、“海浪回声”两岸音乐人扶持计划、腾讯音乐人x奇大音乐流行新势力创作营、“石头计划”第五季和2023第五届“我们正青春”(全国大学生)数字音乐“双创”大赛等多个项目也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启动。

下一个十年,中国数字音乐要担负起新使命,发挥好纽带作用,让同文同种、同气连枝的两岸同胞,仰望同一片“故乡的云”。

——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

厦门可以凭借独特的城区气质、闽南文化、方言培育出良好的音乐土壤。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数字音乐工作委员会顾问宋柯

我们相信在中国音数协的指导和厦门市的政策扶持下,中国移动咪咕将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力,推动两岸音乐产业双向交流、融合发展。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副总经理颜忠伟

厦门的音乐人越来越多,优质作品不断涌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拥有澎湃的音乐活力。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音乐人高级运营经理火然

【链接】

嘉宾考察盛赞湖里

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丰富多元的文旅活动,让知名企业家、音乐从业者们从场内“燃”到场外。

昨日,在主办方的安排下,来自环球音乐集团、太合音乐集团、中央歌剧院、尘埃力量等客商嘉宾跨越湖里城区,考察了各大文旅拍摄点,包括五缘湾音乐岛、理源·未来电影世界、“特区·1980”创意产业园、海上世界等。嘉宾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一路议,感受湖里经济腾飞的发展之美、底蕴深厚的人文之美、政通人和的幸福之美、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

音乐产业项目落户湖里

策划项目

●太合音乐“海上明珠”音乐现场项目

太合音乐拟选址海峡新岸,打造以超大型Live House演出为核心的流行音乐微生态。

●尘埃力量“嘻雀音乐汇”综合文旅项目

尘埃力量拟在厦门打造国内首个潮流城市体验+偶像文化经济的流行文化综合文旅项目。

落地项目

●星巢视界城市欢乐城

星巢视界以潮流文化、时尚体育、艺术科技、明星经济及新消费场景等产业为一体,在万达鹭港构建沉浸式新消费场景。

●华美空间萝卜电台音乐现场

萝卜电台拟联合厦门联发商置将华美时尚馆改造升级为厦门首个地标性音乐生活空间。

【声音】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数字音乐工作委员会顾问宋柯:

厦门可培育出

良好的音乐土壤

在自媒体时代,互联网新技术迅猛发展伴随而来的是音乐产业的去中心化。未来,音乐产业不仅将打破专业门槛,还将突破地域限制,在哪座城市都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草根艺人、创作者也能红遍大江南北。这也意味着,厦门可以凭借独特的城区气质、闽南文化、方言培育出良好的音乐土壤,影视、游戏产业蓬勃发展,都将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在这里迅速发展的巨大优势。

咪咕音乐总经理朱泓:

促进两岸音乐产业

更加紧密联系

在开幕式上,我们发布了“海浪回声”两岸音乐人扶持计划,希望为海峡两岸的音乐艺人提供专业培训、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机会和平台。我们还希望通过厦门这个交会点发挥纽带作用,促进两岸音乐产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华语音乐产业的发展壮大。

科大讯飞数字娱乐联席总经理及讯飞音乐高级合伙人胡浩:

数字音乐发展动力强劲

中国数字音乐的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版权保护机制逐步完善,5G等互联网新技术进一步拓宽音乐视频化场景,中央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些都对音乐产业进行了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

未来,随着AI技术的持续演化和应用落地,势必对数字娱乐领域带来更具想象力的变化,音乐创作与技术创新的“化学反应”会更加强烈。同时,随着大众对文娱内容需求的不断提升,也将为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音乐人高级运营经理火然:

对音乐产业在厦发展

充满信心

从我们的平台上,可以欣喜地看到,厦门的音乐人越来越多,优质作品不断涌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拥有澎湃的音乐活力。同时,作为客商企业,我们也感受到厦门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区政府服务企业真心实意,我们对音乐产业在厦门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