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厦门“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突击检查两所学校食堂后厨

2023-11-17 08:50:09  作者: 陈泥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联手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突击检查两所学校食堂后厨

在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检查人员查看厨房使用的调味品是否过期、是否张贴标签。(记者 陈泥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启国学校食堂的食材新鲜、安全吗?餐具的消毒规范吗?人员健康管理情况如何……校园食品安全是家长们关心的大事。近期,全省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成立了“点题整治”工作专班,针对全省所有中小学配餐企业及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开展拉网式检查。为落实“点题整治”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市食安办特别邀请市纪检部门、市区教育部门、包保干部、学生家长和媒体记者、抽检机构工作人员一起,突击检查了岛内两所学校食堂的后厨。

湖里区东渡第二小学:

食材标签完备 餐盘洁净度高

湖里区东渡第二小学日均供餐400余份。在食堂后厨入口,检查人员通过墙上悬挂的“明厨亮灶”电子显示屏,可以看到后厨各个操作间的实时监控画面。

进入后厨粗加工间,湖里市场监管所一中队中队长王勇首先检查了后厨的刀具和砧板,看是否能按照色标管理并消毒到位。随后,执法人员着重检查了食品仓库,看库存的调味品、散装食材等是否按要求张贴了食品标签,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先买回来的放在外面,后买的放里面,这样的话先买的先用掉,保证库房里不会出现过期食品。”执法人员解释。经查,仓库里的食材均贴有标签,上面除了品名、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标注了入库日期以及限用日期,限用日期规定不得超过30天。执法人员还对食堂所使用的餐盘进行了ATP洁净度快速检测,检测结果为0,洁净度较高。另外,学生家长挑选了苦瓜、花菜、上海青三种食材,由快检人员当场检测农残指标,检测结果均合格。

执法人员还检查了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要求做好“三类人”“三件事”和“三本账”的信息录入和管理,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工作。督促学校开展常规自查和全项目自查,对不符合项逐条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农残快检合格 洗碗池边缘积灰

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每天有2700余名学生在校用餐。在学校食堂后厨加工区,思明区市场监管局莲前所二中队中队长廖贤生首先检查了刀具和砧板是否能按照色标管理;冰箱内的食材成品、半成品是否分类存放,并按要求贴好食品标签;在烹饪区,重点检查了厨房使用的调味品是否过期、是否张贴标签,标注开封日期、限用日期等信息;在留样间,执法人员对照前一天的菜谱,抽查了留样食品和记录,重点查看留样记录是否完善,留样重量是否达到要求。上述环节,学校食堂都做得比较好。

但检查也发现了一些细节上的不足。比如后厨操作间地面湿滑,部分天花板松动脱落,纱窗关不严密,留有缝隙,起不到较好的“三防”效果;洗碗池边缘有部分积灰;洗碗间有一处排水管出现脱落。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求食堂立即整改,后期将开展“回头看”行动,形成监管闭环。

在这所学校的食堂,党风政风监督员随机挑选了蚝油和食用油两种产品,查询是否上传至“入市必登”系统。经过查询,均能在系统上找到相应批次产品的进货信息。在检查现场,第三方快检机构对家长代表随机选取的土豆、空心菜、大葱进行了农残指标的快检,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声音

应常态化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党风政风监督员 傅承娟:跟随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后厨进行检查,发现学校食堂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在这次行动中,大家能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进行检查,全方位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希望该行动能常态化进行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并且参与进来。

湖里区东渡二小家长代表 闫先生:食品安全一直是我们家长关注的话题,我很开心能进到后厨进行检查,从食材进入厨房到出餐,全程进行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学校、家长们都关注着孩子们吃得好不好、安不安全,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食品会越来越安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