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厦门:岛内将试点建设电气化示范片区

2023-12-12 08:56:41  作者: 王东城  来源: 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岛内将试点建设电气化示范片区

《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发布,十大行动助力打造“双碳”厦门样板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工业领域低碳零碳技术突破行动等十大行动,力争到2060年,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厦门样板。近日,经市政府同意,市科技局印发《厦门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上述远景目标。厦门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工作协同推进机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协调、加大资金支撑来保障《方案》落实。

发挥厦门优势 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方案》提出,要立足厦门市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的实际需求,准确把握优势,加强与人工智能、互联网、量子科技等前沿方向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厦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示范应用,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厦门智慧和力量。

力争到2025年,厦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积极进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有力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30年,低碳零碳负碳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储能、海洋负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有力支撑厦门市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到2060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完善,海洋蓝碳等领域碳中和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厦门样板。

“住和行”瞄准低碳零碳 建筑自身就是绿色“发电厂”

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关乎我们的“住和行”。《方案》提出,要重点发展建筑节能低碳改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装配式建筑、智能电气化、“光储直柔”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等技术。据悉,所谓“光储直柔”建筑也就是将光伏发电、分布式储能、直流电建筑及柔性控制系统四种技术结合,从而做到建筑自身就是一座绿色“发电厂”。

《方案》还提出,将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先进电驱动与智能化、氢燃料汽车、车路协同及数字化智慧出行、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等低碳交通运输新型技术。拓展低碳交通技术“油改电”等应用场景,促进交通领域低碳技术创新迭代。

东坪山五缘湾湿地公园等 将建设近零碳排放景区

《方案》在“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中提出,将在基础条件较好、有积极意愿的试点区域、重大片区、新城和产业园区,开展一批典型低碳零碳技术应用示范。

具体来说,将推动厦门岛内及鼓浪屿部分区域试点建设电气化示范片区,广泛使用绿色电能,替代传统碳基能源。比如,鼓浪屿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食堂采用全电厨房,带领全岛餐饮商家进行全电厨房改造。集装箱码头、邮轮母港等建设船舶岸电示范项目。支持重点园区实施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开展跨行业绿色低碳技术耦合优化与集成应用。支持后溪工业组团低碳工业园、盛德东南新能源电动汽车生态园等低碳园区示范建设。推动东坪山片区、五缘湾湿地公园等近零碳排放景区建设,在建发中央湾区、国贸天成、莲花镇军营村开展低碳社区、低碳乡村示范建设,在厦门外国语学校建设个人助力碳中和示范点。推动厦门科学城(环东片区、莲河片区)集成示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能源材料等领域前沿技术。

十大行动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

●工业领域低碳零碳技术突破行动

●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

●负碳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能力提升行动

●前沿低碳技术创新行动

●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决策支撑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人才协同增效行动

●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

●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国内合作行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