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政法机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zz.fjsen.com  2021-07-29 10:07:5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竭诚为民办实事 共谱和谐新乐章

——漳州市政法机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漳州市政法机关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市政法机关确定四类25项办实事重点项目,推出便民利民措施598项、为群众办实事5800余件,解决问题326个。全市法院系统清理发放执行款4.6亿元;全市公安机关建立精准反诈骗预警劝阻工作机制,阻止18万名群众被骗,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

以群众利益为根本

全力护航经济发展大局

教育整顿能否取得实效,党员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关键。只有坚持开门搞整顿,主动走出门,聆听群众的声音,让人民群众参与教育整顿、监督教育整顿、评判教育整顿,才能不断推进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走好。

教育整顿期间,全市各级政法机关结合市委“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主动跟进、全面融入,深入开展“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活动,通过走访了解企业诉求,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活动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特约监督员、案件当事人及普通群众等各层次代表召开意见征求会,组织政法干警“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进单位”,走访企事业单位300余家、社区群众4万多人,推出“我为群众做服务”“我为群众保安全”“我为群众送温暖”和“我为企业解难题”四类25项办实事重点项目帮助企业解难题。

市委政法委积极推进龙文景山街道为民服务工程“护企110”项目建设,推动建成覆盖园区立体化高清视频防控网络,确保年底前整个园区推行一键报警并开通网上警务平台,实现对园区全方位全时段监控。市中级法院创新将司法大数据融入法治营商环境,率先在全省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可视化基地并投入试运行,打造“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亮点举措、预警系统”四大模块,实现精准预警、精准研判、精准监管。市公安局优化市区货运车辆临时通行证网上办理服务,为需要进入市区通行的重、中型车辆网上办证372辆次;实行易制毒化学品网上受理审批,实现办理涉及易制毒化学品行政审批业务“一趟不用跑”;优化外籍高端人才来漳审批程序,为安防企业提供技术培训,走访服务企业整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落实对台工作十二条措施,系列执法服务措施落地见效。市司法局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60余场次,就合同签订、产权保护、对外担保、劳资关系、投资融资、劳动争议等方面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帮助企业抵御风险、依法经营。

以群众期盼为动力

有效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今年3月,一群农民工代表一次性为漳浦县司法局赤岭司法所送来八面写着“人民好司法”等感谢语的锦旗,对该所工作人员真心为民办实事,帮助85名农民工成功讨回464万多元工资表示真诚的谢意。这是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开展“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专项行动中,市司法局集中力量化解一批涉及群众重大切身利益、长期未得到解决的行政争议,提升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效能。

紧紧围绕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安全问题、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突出问题,各级政法机关积极排查整治公共安全风险隐患,依托12389、12345等举报投诉平台和举报电话、信箱,向广大群众征集问题线索并快速办结。

面对面服务。市委政法委与市法学会、金冠社区、律师事务所联合打造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每周二邀请法律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法律咨询与法律知识推广。

多渠道普法。市法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案释法、以庭代训”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助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开展“拒绝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系列普法活动,创新线上线下同步授课,增强师生法律维权能力。

高效攻坚积案。市公安局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精准反诈骗预警劝阻、快速追赃挽损等多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召开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工作现场会,攻坚化解信访积案133件;推动建立“构建全息合成作战体系快速为群众追赃挽损”工作机制,有效提高打击犯罪效率,挽损率达83%。

以群众呼声为指引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举措

打开手机搜索“漳州智慧停车”,点击“我要停车”……周末,开车到市区北桥市场附近吃早餐的陈先生,在早餐店不远处的瑞京路上顺利找到一个停车位,前后花了不到2分钟。得益于漳州交警推动搭建全市统一的“漳州智慧停车”系统,今年来漳州市区共增加停车泊位3819个,停车从“无人管”到“智能停”,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

主动对标上级部署、对标工作实际、对标群众需求,各级政法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等创新举措,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截至目前,已完成10个重点项目,15个重点项目正在持续推进。

其中,市检察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及公共利益问题,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专项监督,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60件,行政机关已整改到位37件。市司法局针对群众反映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在全市范围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协调市直11家单位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法律服务等方面对外公布103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事项。市公证处推出“坐等领证”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公证服务。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全面推进公正执法司法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教育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准。各级政法机关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追求,结合学习“时代楷模”“漳州110”活动,集中突破一批立案难、破案难、执行难、发还难案件,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市中级法院公示10个“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在全省首创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24小时快速联动执行机制、24小时自助立案服务终端等项目,集中发放执行款1.4亿元。市检察院严厉打击危害食药品安全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共起诉8人;持续加大惩治电信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力度,共起诉267人,守好群众“钱袋子”。市公安局成立合成作战中心,打造全息作战体系,市区5分钟内限时到场率达91.57%,非违法类警情现场调处率达93.86%,追赃挽损率78.44%,接处警满意率保持100%;建立精准反诈骗预警劝阻工作机制,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势头,实现发案、财损逐月平均下降16.5%、24.4%的显著成效;实现年度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财损数“双下降”目标。市司法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市多元调处中心作用,培育行政调解组织87个,推进8个县(区)设立人民调解协会,妥善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消除社会安全隐患。(闽南日报记者 杨瑞)

  • 责任编辑:马伊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