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芗城区三个家庭上演“国防接力”

zz.fjsen.com  2023-09-13 10:37:2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三个年代,三代军人,三句嘱托。从战火硝烟到和平盛世,变的是时光荏苒,不变的是家国情怀。在芗城区今年秋季预定准新兵中,有这样三个家庭,祖孙三代接力从军,用忠诚勇毅续写精忠报国,在当地传为佳话。

“少说话,多做事, 做一个红军后代家庭的榜样”

“少说话,多做事。”临别之际,父亲、爷爷特意叮嘱郑景伟,到部队后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一个红军后代家庭的榜样。

郑景伟是芗城区石亭街道丰乐村人,厦门工学院在校生。他来自一个典型的红色家庭,从上到下共出了7名军人。曾伯公王文生13岁在埔尾村加入中央红军,经历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湘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曾荣获二级红星功勋章,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后勤部物资部部长。爷爷郑建春1976年3月入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2833部队班长,且4个姐夫均是退役军人。父亲郑炳练1999年入伍,2001年退伍,是原武警福建总队第一支队某中队的战士。

郑景伟对部队的崇拜,更多是来自长辈们讲述的红军精神和军旅故事,对他来说,那是永远也听不够的“革命前辈的火红岁月”。而最直观的感受则来自爷爷,年逾七旬,腰板还是像年轻时一样挺直,家里的角角落落严格落实“直线加方块”,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虽然还是懵懂的年纪,但郑景伟心中的军人梦想,早已在家风家教的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我爷爷随曾伯公在部队大院生活,听了十年红军故事,我父亲也是听着爷爷讲的军营故事长大,我更是从小耳濡目染,立志要传承祖辈、父辈两代军人的荣耀。”今年,还是大学生的郑景伟毅然报名应征入伍。经过层层选拔,郑景伟如愿穿上军装,成了家中第三代当兵人,梦想之帆自此起航。

“好男儿志在四方, 苦点累点都是小事”

严格控制饮食,坚持5公里长跑。经过近一年的准备,芗城区东铺头街道的陈俊恺成功“甩肉”20多斤,体重终于达标。“去年就报了名,可惜体重有些超标,没能过关。”据陈俊恺的父亲陈仕明介绍,儿子要参军的想法有多强烈,他的减肥决心就有多大。尽管已经成功减重,他仍然日复一日地控制饮食,制定锻炼小目标。

为什么要参军?陈俊恺说,受爷爷的影响最大。陈俊恺的爷爷陈生枝,原籍南靖县,1968年3月入伍,历任空军高炮某师11团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卫生队长。1993年9月转业到地方工作,2010年9月从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

25载的军旅生涯,让陈生枝每每提及总是神采飞扬。这份属于军人的“独家记忆”,他总是会讲给儿子、孙子听。原本要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陈生枝,因部队换防未能如愿,但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情节,早已在陈生枝心里埋下深深的烙印。

“父亲的从军经历和硬朗作风从小就吸引着我,让我对部队有着深深的向往。”陈仕明说。受父亲的熏陶,1993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高炮汽车兵,并获得“优秀士兵”的荣誉。退役后,陈仕明也接上了陈生枝的“话茬子”,给儿子讲述“橄榄绿”的故事。耳濡目染中,参军入伍便成了陈俊恺最大的愿望。

“好男儿志在四方,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是值得自豪的,苦点累点都是小事。”临别之际,陈生枝满是欣慰,仔细地给即将远赴军营参军的孙子整理绶带,握着孙子的手反复叮咛。带着家人的嘱托和希望,两度应征的陈俊恺终于穿上崭新的21式军装,走进了火热的军营,将祖辈、父辈的家国情怀再次延续下去。

“当兵就要不怕死, 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当兵就要不怕死,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这是芗城区通北街道吴炫烨的爷爷吴水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提起战斗的经历时,老人的目光多了几分坚定。回想起第一次听到敌机到来的警报声时,吴水兴吓得整个头发都竖起来,但一周左右就“习以为常”了。

“炫烨从小喜欢听我讲战斗故事。有一次,听到我军有个连队将近90%的官兵在战斗中受伤时,十分担心去部队是否也会受伤。”吴水兴笑道,“这时,我就会告诉他如何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消灭敌人,有了这‘法宝’,炫烨参军的想法更坚定了。”

吴炫烨的父亲吴小军是家中长子,年龄达标后,也第一时间报了名,并参加体检合格。但吴水兴思虑再三,决定留下长子在家承担家庭重任,吴小军不得不放弃从军梦。为弥补吴小军参军梦,吴水兴让二儿子吴建兵替兄从军。吴建兵毫不犹豫地投身火热军营,并以优秀的军事体能素质,在多次训练考核中名列前茅。

“看到我弟弟去参军,我也十分高兴,如今我儿子考上大学了,也要让他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吴小军说。

“其实我早就想参军了,我在学校是篮球队员,长跑成绩不错,我到部队想好好干,转改军士或考军校。”吴炫烨说,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对他们有着很深的感情,虽然舍不得离开,但为实现父亲和自己的参军梦,他一定要穿上军装,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

现在,穿上新军装的郑景伟、陈俊恺、吴炫烨三人正在芗城区参加预定新兵役前教育。训练结束后,他们将正式踏上参军报国的新征程。一样的追求、一样的信念、一样的梦想,三代从军,代代相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坚定信仰,用报效祖国的军人情怀唱响了一曲豪迈的军旅之歌。(记者 肖颖婧 通讯员 戴伟国 张琳)

  • 责任编辑:沈文栋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