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重庆答卷——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一周年之际

2020-04-15 11:28: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李雅兰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书写高质量发展的重庆答卷——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一周年之际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要求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这为新时代重庆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也赋予了重庆新的重大使命。

一年来,重庆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把总书记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持续发力,奋力书写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答卷。

大数据智能化引领——

产业质量更优

重庆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过去的一年里,重庆抢抓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机遇,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不断增强在西部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支撑服务能力。

对重庆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怎么转?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西部经济制高点。

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两江二工厂,大数据智能化生产场景令人眼前一亮:数百台挥舞着“手臂”的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转,点焊自动化率达到97%;车间生产全过程系统化、可视化管理。“目前工厂产能已经基本恢复,每天有500多台新车在这里组装下线。”该工厂相关负责人魏芳柱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长安汽车以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生产、智能化产品为抓手,不仅智能制造能力大幅提升,还掌握了智能互联、智能交互、智能驾驶3大类100多项智能化领域核心技术。

长安汽车的智能化实践,是重庆制造业智能转型的一个缩影。如今的重庆,智能制造大潮迭起,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迎潮而上,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在重庆璧山国家高新区,已有160家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化完成转型升级,这些企业的平均综合效率提升了2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8%,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5%,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10%。

重庆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介绍,去年以来,重庆市相继出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平台经济、智能制造专项政策,实施了1280个智能改造项目,建成115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近万家中小企业实现“上云”,“5G+智能制造”、远程运维等新模式应运而生。

国内首个5G自动驾驶服务平台建成投用;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成功创立,数量居中西部前列;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顺利运行并服务陕西、宁夏、贵阳等地;英特尔FPGA等高端研究机构纷纷落户……这些发展亮点折射出重庆经济的高质量成色。

放眼重庆,高质量发展正呈现向深向好的态势。去年,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8%。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6%、11.6%,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9.2%和25.0%。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开放水平更高

3月25日,伴随着一声汽笛,满载全地形摩托车、硅钢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长寿班列从重庆团结村车站出发,运抵广西钦州后,换乘海船分别运往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去年以来,重庆把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重点,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优化通道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把通道一头连西部地区,一头连东盟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今,这条由重庆主导发起的西部开放大通道,共建范围已经覆盖西部所有省区市,目的地覆盖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213个港口。数据显示,依靠陆海新通道,重庆2019年分别开行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923班、1252车次、71班,同比增长51%、148%、29%;运输货值突破100亿元。

瞄准东南西北4个方向,重庆统筹铁公水空四式联运,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支撑。向西,中欧班列(重庆)2019年开行超过1500班;往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开通渝沪直达快线,总体运行时间较普通江运快40%以上;往北,常态化开行渝满俄班列,为长安、小康、长城汽车等企业提供重庆到俄罗斯沃罗腾斯克稳定物流线路,2019年开行800班次,增长超过3倍。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重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重庆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去年,重庆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外贸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实现进出口5792.8亿元、增长11%;实现利用外资103.1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3.7亿美元,居中西部前列。

重庆还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推动各类平台协同发展。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是重庆重要的战略性开放平台,目前区域内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7家、占全市54%。

更令人欣喜的是,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结出丰硕成果。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韩宝昌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截至目前,中新双方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已累计签约合作项目204个、总金额超过300亿美元。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绿色动能更强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地,必须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的生态环境。一年来,重庆抓住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大机遇,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在重庆万州区,长江穿城而过。站在万州南山公园远眺,宽阔的江面和两岸郁郁葱葱的长江防护林构成了一幅高峡平湖的美景。万州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正在实施绿色生态廊道质量提升工程,能够对长江万州段干流消落带、低质低效林、新造林进行绿化美化治理,实现补绿增彩,提质增效,丰富滨水景观。

保护好长江母亲河,造林添绿只是其中一部分。重庆还实施“双总河长制”,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璧山区创新建立河长制责任“树状图”,向下延伸建立库长、塘长、泵长、口长、点长制度,细化分解区、镇街、村社“三级”防治责任,把3000多名干部点对点“绑定”到全区15226个污染点源上,确保责任体系横到边、纵到底。

过去一年,重庆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中率先完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编制,并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为科学治污、精准攻坚提供有力保障。重庆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6%,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全市无劣V类水质断面,确保了一江碧水向东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守住环境安全底线,重庆对疫情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和废水收集处置率达到100%,全市所有隔离点、51个定点医院、43个涉及新冠肺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正常运行。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重庆大地主旋律。南川区是重庆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因地制宜,“造林”“造景”齐步走,实现生态修复和群众脱贫增收的双赢;在铜梁区,城市当景区建,乡村当景点建,一条50公里长的环线绿道,串联起沿线20多个生态产业基地,形成了覆盖5个镇街13个村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绿色经济长廊……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重庆正在以更昂扬的精神、更务实的作风、更雄劲的步伐,沉心静气,真抓实干,不断推动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陆牧 冉瑞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