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地评线】南方网评:接续奋斗,做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科研先锋

2020-06-01 19:32:35 曾俊嘉 来源:南方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民族振兴,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其中科研工作者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性。小到“健康码”“云课堂”,大到核酸检测、疫苗研发,和医务工作者一样,广大科研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打好民生保卫战和经济发展战的中坚力量。

弘扬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做“逆向而行”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爱国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是一种源自内心的坚守与真情的感召。五年回国路坎坷辛苦,但家就在前方,亲人就在彼岸,钱学森用一颗矢志报国心开启了中国航天强国路。它是一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勇士担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人人谈“疫”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已是耄耋之年的钟南山,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用生命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更不负祖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干着惊天动地事,用生命和智慧书写的光辉篇章,闪耀的从来不是功与名,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是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弘扬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做勇于挑战突破的“攀登者”。我们的科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一路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实现的,背后的孤独与困难难以想象。大漠深处,风沙吹不去他奋斗的足迹,林俊德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45次全部核试验任务。雪山之巅,成千上万的植物仰望他奋斗的背影,援藏16年收集四千万颗种子,钟扬为科研教育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抗疫前线,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驰援武汉,实验室就是战场,与病毒斗争、同时间赛跑,满脸压痕是写在脸上的担当,更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强调的,“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广大科研工作者始终擦亮奋斗底色,发愤图强、埋头苦干,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力挺和支持,科研之路就是登峰造极、进无止境的。

弘扬崇德向善的浩然正气,做传播正能量的“接力人”。严谨求实,既是对科研事业的引导和规范,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着科研工作者的精气神。科研的使命是解决问题而非追名逐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自1957年从上海交大毕业后,便在亲友圈中消失了整整30年,一心沉潜国防科研领域。科研工作是一份用奉献与汗水浇灌的利国利民大事业,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秉承一颗天下“粮”心,端牢了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解决了全球亿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一心造福人民就是他毕生所愿。科研就是这般纯粹,没有一丝私念或杂质。正因如此,我们尊敬和学习科研工作者,科研精神点亮我们每个人的追梦征程。广大科研工作者要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向上向善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今天,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步中华民族复兴新征程,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继续做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奋斗者,在新时代创新创造创业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南方网曾俊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