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Firewall 666
您所在的位置: 阿根廷频道 >  中华文化
特写:一座古城的非遗夜经济
分享到:
2020-09-03 16:35 林善传 吴剑锋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佳丽

8月28日,游客在“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明铁的展位前参观。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新华社福州9月2日电 题:特写:一座古城的非遗夜经济

新华社记者吴剑锋

傍晚,燥热的空气有了些许凉意,63岁的张明铁提上一个旧皮箱,慢悠悠向桥头走去。

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老桥。今年8月,随着洛江区首届夜间生活节的举办,老桥有了新气象。20位具有泉州本土文化特色的摊主们集结桥南古街,现场既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美食特产,也有妆糕人、南音、闽南传统刺绣技艺等非遗技艺展示。

原本些许沉寂的老桥,在夜经济的装点下,有了别样的韵味。

老张的摊位位于洛阳桥南畔。左手拿着木棍,右手指尖捏住彩色的面团,两手在木棍上翻飞,半个小时工夫,一尊活灵活现的“关二爷”出现在摊位前。

作为“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这尊塑像老张已经做了几十年。打19岁起,他就跟父亲挑着担子,一路走街串巷,将捏好的小人带给乡里乡亲。

桥头行人来来往往,不时有市民抱着孩子在摊点前停留。“小朋友要不要来一只,孙悟空还是喜羊羊?”一旦有人驻足,老张就将面前的妆糕人递上去,不遗余力地展示这项非遗技艺。在过去,妆糕人是老百姓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也是备受孩童喜爱的玩具,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如今重回大众视线的妆糕人,再次唤起大家的记忆。

老张的小人10元一尊,整晚忙碌下来,能有两三百元收入。“以前都是坐在卫生所门口卖,有时候一天也卖不了几个。”他笑着指了指手边的小人说,“参加夜间生活节,光顾的人多了,不但我的收入增加了,也借这个机会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

选择在夜间生活节亮相的“非遗人”大多有着相似的想法。“90后”的黄江毅出身木偶世家,此次受邀参加生活节的他带来了提线木偶表演,这是一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技艺。“与过去相比,这次表演我们选择打破舞台界限,让木偶走进人群,与观众一起互动。”他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这些古老民间技艺培育更多潜在消费者。

这些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不少“非遗人”开始打破过去闭门造车的习惯,尝试走出作坊,将手艺带到学校和街头。在推广的同时,这些民间手艺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如今,老张摊头前的皮卡丘等形象,都来自学生的创意。

“夜经济不应该只是吃吃喝喝,它可以有更多文化内涵。”洛江区商务局局长林志斌说,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拥有璀璨的非遗文化。在举办本次夜间生活节时,当地选择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洛阳桥为举办地,同时将十音铜锣、洞箫、俞家棍及提线木偶、梨园剧、茶艺表演等融入其中,让市民在体验夜生活的同时,感受现代经济与人文历史的碰撞。

“这些非遗文化,许多都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它们也将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夜经济的消费中。”林志斌说。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活动人流量达8万人次,有效带动了沿街商铺和住宿业,拉动周边消费近20万元。下阶段,依托侨乡资源和“海丝”文化,洛江区还将启动印尼美食节、夜游洛江旅游路线等活动,持续推动古城“海丝”夜经济繁荣。

1  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Firewall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