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艺术频道 > 视频作品 > 正文
学习福州方言 让“八音”广为流传
2022-08-22 10:50:11 来源: 责任编辑:叶同辉

食闽江水,做福州人,讲福州话。

福州话是福州人的母语,在民间世代相传。闽剧、评话、伬唱等文化艺术形式,都以福州话为口头表达方式,每逢重大喜庆、节日时巡演于乡间、街坊,给节日增添许多热闹气氛。

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由福州市鼓楼区社科联申报的民间文学“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施文铃入选,为此次福建省唯一一位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施文铃编纂了《福州八音字典》一书。“福州方言八音”于2019年入选第六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学习福州方言 三个月掌握“八音”秘籍


历时八年,“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施文铃编纂《福州八音字典》一书。东南网记者林先昌 摄

方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和发扬。福州方言承载了福州的历史与文化,无论在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都极具特色。然而,近年来,福州方言呈现出“退场”萎缩的姿态,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福州话的青少年越来越少,方言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长期致力于“福州方言八音”及方言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施文铃感叹:“具有千年历史的福州方言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可谓任重道远,长此以往,或许再过几代福州话将完全消失。”

记者约访施文铃前,施老师在微信里问记者是否是福州人,是否想学福州话,记者表示愿意一试。见面时,施文铃老师不遗余力向记者介绍了“福州方言八音”的相关情况,“就像汉语拼音一样,福州方言也是有拼音的,想学好福州话,首先要学拼音。只要用心学,三个月就能学会福州话。”

“诂八音”是福州话注音系统的拼读方法,共有15个声母:柳、边、求、气、低、波、他、曾、日、时、莺、蒙、语、出、非;31个韵母:山、坊、花、登、街、双、优、嘉、宾、归、乖、姑、枝、春、欧、香、遮、堆、斤、珠、添、包、装、钗、梳、伊、厅、高、宽、舒、靴 。


施文铃(左二)在鳌峰坊图书城开展“福州方言八音”教学活动。受访者供图

三个月学会福州话,对于短时间内学会一门语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然而,真正开始学时,“诂八音”的拼读异于普通话的音节,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诂八音”分为:清音平声、清音上声、清音去声、清音入声;浊音平声、浊音上声、浊音去声、浊音入声。为此,施文铃老师每天在线教学,实时纠正记者的发音错误。

作为传承人,施文玲能熟悉应用古汉语反切注音方法,熟练掌握“八音”四要素及请浊音发音技巧。

施文铃说,学习福州话头三个月要有决心、信心、恒心;要有意愿和意志。“学福州话,要先从认日常用字开始,学讲生活常用字词,记熟福州话简短语句。字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借助《福州八音字典》等工具书,只要学会声、韵母及拼音方法。就能像学习普通话那样,借助《新华字典》解决生字和读音问题。”

福州市鼓楼区社科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很少人使用“诂八音”拼读福州话,对其知者甚少。施文铃近三十多年来,长期收集整理福州方言资料,参阅各种古籍文献,历时八年编纂《福州八音字典》,有助于学生掌握福州方言发音,并进行传播、推广。

编字典编教程 与时俱进传播福州方言


《福州八音字典》。东南网记者林先昌 摄

为了能快速学会福州方言,施文铃老师赠送记者一本《福州八音字典》,这本字典收入了9500多个福州方言俗字,30万余字的文字汇总。该字典的创作耗费了施文铃很大的心血和时间。

《福州八音字典》于2013年出版,在此前的八年时间里,白天,施文铃要去单位上班,傍晚回家吃饭后,便一头栽进各类“典籍”中,从《戚林八音》寻找福州话生僻字的读音,从《康熙字典》《辞海》《辞源》《古汉语字典》中考据每个字的字义,之后将字音义录入电脑。

“有时为了考据一个字的含义,就要花费数天时间。”编典是一件脑力活也是体力活,施文铃切身感受着。他每干四、五天就想放弃,但一想到即将失传的“诂八音”,想到逐渐边缘化的福州话,他毅然决然重拾起了这幅担子。在此期间,施文铃还走街串巷访问老人,在故纸堆、老资料中反反复复校验传统福州话的拼读。


施文铃与福州话爱好者交流学习。东南网记者林先昌 摄

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文史专家卢美松对此评论道,看书自学福州话不宜行,其难度一在于读音,二是认字。若照坊间流传的《戚林八音》原本自学,学习难度也不小,因其存在收字不全、解释过简、编排淆乱的弊病,且有些字词在现代失去了意义,难以作为广大初学者的普渡津梁。鉴于此,施文铃重新整编《福州八音字典》,在沿用“八音”次序与诂读方法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文字辨识和整理编排,淘汰无用之字,补充有用之字,使原典体例统一,更臻完善。

退休后,施文铃将推广“福州方言八音”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他在福州市道德讲堂、社区大学、机关单位、中小学校、文化馆、街道文化站等场所开展了133场传承传播“福州方言八音”公益讲座,受众达10105人,不少中小学生听了讲座后,被激发出学习福州方言的兴趣。


施文铃制作的“福州方言八音”电子教程,网友可以点“圆圈”听取发音。东南网记者林先昌 摄

“为了与时俱进,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福州方言八音’,我还利用QQ、微信群等进行网络教学,通过一对一传授学习‘诂八音’,尽力做到精细化辅导。”施文铃对记者说。

在记者学习福州话期间,施文铃老师还发了份辅助的电子教程,教程上有他制作、跟读发音的编程,学习者可以根据教程学“福州方言八音”。教程界面虽粗糙,但极为好用,“诂八音”拼读法都在里头。

加大福州方言传承保护 让乡音留住乡愁


施文铃走进校园开展“福州方言八音”讲座。受访者供图

施文铃说,福州话乃古汉语一脉相传,依然保留着相当多的汉语古音、古字,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用字词。

有中学教师认为,学校可以将福州方言作为本地区语文教学辅助,因为教师在教授古文时,经常碰到古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情况。如果运用福州方言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会让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的平台教授福州方言,弘扬福州文化。

例如,福州人道谢时不说“谢谢”而说“起动”,是“感谢,有劳大驾”的意思。这个词语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中都有记载。“那妇人道:‘归寿衣正要黄道日好,何用……大胆只是明日,起动娘子到寒家则个。’”(《水浒传》第 23 回),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再如,“汤”,在古代可以指一切热水,“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素问•逆调论》), 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饭桌上喝的汤,但是福州方言中仍保留了“汤”的古义。


施文铃(左一)在上下杭鹿森书店开展“福州方言八音”分享活动。受访者供图

施文铃家中族谱记载,施家祖上于宋朝晚期由浙江吴兴迁至福州津门,八年后再迁到闽侯县扈屿梁山南麓定居(今闽侯青口施厝),从此世代扎根于此。

据介绍,施文铃小时候就喜欢福州评话,为了去长乐看评话演出,他骑车翻越了十几公里山路。余暇时,他就翻翻用福州白话写的评话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跑去问大伯。大伯拿出家藏的福州话拼读古籍——《戚林八音》,手把手教他戚书的精华——“诂八音”。

记者还了解到,施文铃还为福州民间文学《闽侯歌谣》《闽侯俗语》校审,做福州方言俗字注音。谈到下阶段计划时,施文铃表示,希望找到并培养一批“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同时,与老一辈人共同收集整理福州方言资料,保留福州方言古汉语“活化石”词字,对福州话词语注音并释义,让乡音留住乡愁。

福州市鼓楼区社科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福州方言八音”非遗保护单位,鼓楼区社科联以“福州方言八音”传承人为主力人员开展持续的传承传播活动。“福州方言八音”从濒临失传,到在福州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广泛认知并得到社会普及,经过了数年的努力。今后,该单位将继续加大传播保护的力度,助力“福州方言八音”广为流传。(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