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敦礼重义,为世人所称道。古代的祭祀名目繁多,祭祀要有专器。福州市博物馆藏有一批明代铜器,共有17件,器身均有“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成化丁亥年造”等铭文,具有清晰、明确的器物用途和年代标识,器形包括“豆”“笾”(音同“边”)“铏”(音同“刑”)“簋”(音同“轨”)“鼎”等。这批铜器与成化三年(1467年)巡按御史涂棐重铸福州府儒学祭器的文献记载相吻合,是研究明代福州文庙祭祀和晚期铜器的珍贵实物资料。
铏
1 文庙祭孔自古有传统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
福州文庙位于现在的福州市鼓楼区圣庙路10号,始建于唐初,唐大历八年(773年)从城西北移建今址。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闽王王审知在此设四门学。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转运使杨克让重建孔庙。北宋景祐年间,在庙旁增设府学,隶属孔庙,此后不断扩展。现存建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四年(1854年),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生前就已被弟子们圣化,并且作为精神偶像。孔子去世于公元前 479年,鲁哀公曾亲制诔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孔子去世后,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在孔子旧宅立庙,岁时祭祀,拉开诸侯祭孔的序幕。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以太牢祭祀孔子,是天子祭孔的开始。公元59年,汉明帝下令“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这是国学、郡学祭祀孔子的开始。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秩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在,差不多都有孔庙或文庙。
各地文庙祭孔的方式依礼而行,大致相同。祭器有焚香的香炉,装牲宰的俎,放膰肉和汤的登、铏,盛谷物的簠、簋、笾、豆,摆放币帛的篚等。因为祀典包括礼、乐、歌、舞四种形式,因而对乐器、舞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执事、歌童、舞生、乐工人员的定额和分工,都有相应的规定。
鼎
2 福州这批文庙祭器有啥特点
福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批“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总计17件,根据器物铭文,器形有“豆”“笾”“铏”“簋”“鼎”等5种,其中铜“豆”3件、铜“笾”4件、铜“铏”1件、铜“簋”8件、铜“鼎”1件。大部分藏品保存状况较好,器形完整,纹饰、铭文较为清晰。这批物件内均有四行共十六字铭文:“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豆/成化丁亥年造。”
“豆”在古代是食肉器,形似高足盘。福州市博物馆馆收藏的铜“豆”高18.2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5厘米,重1.92千克,由承盘、柄和圈足底座三部分组成。承盘敞口外撇、浅直腹、平底,圆柱形柄,下接喇叭形圈足。承盘外壁饰开光缠枝莲纹,下部饰一周二方连续式雷纹。柄的上、下部各饰一周二方连续式雷纹,中部饰缠枝莲纹。圈足自上而下以两组宽弦纹间隔,饰如意云纹、开光缠枝莲纹和覆莲瓣纹。
“笾”似“豆”,盘平浅、沿直、矮圈足。祭祀宴飨时笾常用于盛果脯等食品。铜“笾”高19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4.9厘米,重1.70千克,亦由承盘、柄和圈足底座三部分组成;承盘直口、深腹、平底,圆柱状柄,下接喇叭状圈足;通体饰竹编纹。
“铏”是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这件铜“铏”口径16.5厘米、腹围45厘米、通高23.6厘米,重2.58千克。其器形如甗,上下两部合铸成一体。上半部如甑平沿,立耳,深直腹向下微收。颈部饰一周二方连续回纹;腹部以两组宽弦纹间隔,饰如意云纹和双重莲瓣纹;下半部如鬲,浅腹微鼓,平档,三袋足,足根较短;腹部饰如意云纹,腹部和三足连接处饰简化双目兽面纹;铭文、纹饰清晰。
“簋”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这件铜“簋”口径12.3厘米、底径7.6厘米、高16.9厘米,重2.33千克,双耳三足,器形如鼎。凸唇,口沿内方外圆,束颈,窄溜肩,深弧腹,平底。肩、腹部饰双螭耳,腹下部饰三兽足。颈部饰一周卷草纹,肩部、腹下部各饰一周菱格几何纹。
“鼎”是古代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这件铜“鼎”口长16.7厘米、口宽13.7厘米、底长12.2厘米、底宽9.5厘米、通高18.6厘米,重2.23千克。长方形鼎身,凸唇立耳,口沿外方内圆,颈部略比腹部突出,斜直腹,腹部四角置扉棱,底内凹,扁夔形四足。颈部饰一周二方连续回纹。腹部以条状凸棱分隔为左右两半,自上而下以弦纹间隔,有缠枝莲纹、重环圈点纹和复瓣仰莲纹三层纹饰带。
簋
3 史料文献印证其是明代祭器
从这17件铜器上的铭文可知,这批用于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豆”“笾”“铏”“簋”“鼎”均铸造于成化丁亥年,即成化三年(1467年)。
据考史志文献,弘治《八闽通志》卷四十四《学校》“福州府府学”条载:“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涂棐以国初所须铜铸祭器如尊、罍、铏之属,皆岁久刓弊,因命工并笾、豆、簠、簋俱范铜而重铸之。”正德《福州府志》卷二十《学校志》“福州府儒学”条亦载:“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涂裴,以国初所颁铜铸祭器,皆岁久刓弊,并笾豆簠簋俱范铜而重铸之。”器铭与文献记载相吻合,福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批铜器应该是成化三年巡按御史涂棐下令“范铜而重铸福州府儒学文庙祭器”中的一部分。
同时,根据文献记载,成化之前的福州儒学祭器,仅“尊、罍、铏之属”是铜器,而“笾、豆、簠、簋”等祭器应是非铜铸,成化三年才用铜新铸。此外,对于这批铜器的器名,“豆”“笾”“铏”“簋”“鼎”等均为饪食器类,“豆”“笾”“鼎”的器形与现在的通称一致,但合甑、鬲两器为一体的甗形器自名为“铏”,双耳三足、器形如鼎的器物自名为“簋”,显得有点“名不副实”。这个问题值得专家们进一步探究。
豆
□专家品宝
以物叙史,见证福州千年文脉
特邀专家:福州市博物馆文博馆员 戴小巧
福州史上被称为“海滨邹鲁”,尊师重教,文化昌盛。文庙是历代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建筑,又与历史上的府学、州学、县学、书院、贡院等合为一体,承担了儒学教育中心的职能。福州文庙是唐代以来历代福州尊儒祭孔、崇文教化的主要场所,其屡经兴废,延续至今,承载了福州千年文脉。
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文庙祭器历经明、清两代至今,数量众多、器形丰富、铭文清晰、用途明确,保存状况较好,均为国家三级文物。它们与明成化三年(1467年)巡按御史涂棐重铸福州府儒学祭器的文献记载相吻合,是明代福州文庙祭祀用器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明代地方州府文庙祭祀制度和明代铜器铸造工艺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批祭器也是福州人尊儒祭孔、崇尚教育的实物见证,昭示今人要更好地传承尊师而重道、弘文以兴邦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