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作用,引领和鼓励传统民间文艺推陈出新,推动新时代福建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特举办此次云展览。本期推出“弘扬匠心 致敬传统”福建省民间文艺云展览专题第46期——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潘惊石。
天性爱自然
潘惊石,本名林平。在投身寿山石雕刻行业后,他希望“石不惊人誓不休”,便改名惊石。潘惊石创作风格多样,对传统印钮雕得心应手,更是将俏色运用得出神入化。以一虫豸立于大千世界之一角,国画留白的意蕴跃然石上,营造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意境。
潘惊石天性爱自然,自由洒脱。在从业寿山石雕刻前,他做过诸多尝试,辗转于各个职业与爱好中,甚至获得过他人眼中的“铁饭碗”。但他并不拘于此,骨子里的那份向往促使他去追求自己所真正热爱的。而寿山石,正是他的“适逢其会”。
《瓦当蜥蜴》
潘惊石说:“喜欢花卉盆景是我与生俱来的。”他不擅于与人打交道,喜于流连于花鸟虫鱼之间,常常“对着一株草发呆,半天后就有了灵感”。可以说,花鸟虫鱼是他寿山石雕创作的灵感缪斯。不论是现实里的花鸟鱼虫,还是古籍中的奇珍异兽,都常常出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环颈蜥》
《山海经——酸与》
潘惊石的作品风格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尤其精于俏色石雕。俏色之下,一藐小之物,便使物象妙趣横生,将生命的张力拉满。所谓留白之法,“大道至简”。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空白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潘惊石此法,更是使其作品呈现出大气之局,颇具韵味。
潘惊石说:“我视寿山石为一种天赐瑰宝,是世间万物中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我对手中的每一块材料,都抱有极大的虔敬。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刻刀感恩大自然,传达‘善待生灵,呵护生命’的理念。”以刀为笔,笔下生花,他使生命的律动于作品中熠熠生辉。
从零开始
“你要来,就从零开始。”这是潘惊石的老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建熙在收他为徒时所说的一句话,他至今谨记于心。在陈建熙的倾囊相授下,潘惊石不仅在技艺上的学习收获颇丰,更是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与人生的思辨上得到了引导和助推。
潘惊石总是不断“从零开始”。从古兽印钮,到赋予印钮更多的文化内涵;再到回归寿山石本身,关注作品的俏色;最后再到对作品进行现实主义的探索。他总是勇于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在理解创作本质的基础上,不断跳脱窠臼,谋变创新。“零平”便是他为自己重新拟的落款,希望自己“能够从‘零’开始。”
印钮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潘惊石学习临摹书上的古代印钮,创作了广获好评的印钮作品。
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阶段
1998年,潘惊石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印钮作品中,赋予作品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开始不拘泥于印钮雕刻。
俏色阶段
后来,潘惊石又将目光转向了俏色巧雕阶段,并将自己对花鸟虫鱼的热爱融入其中,亦创作了一大批享誉盛名的作品。
现实主义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潘惊石尝试对作品进行现实主义的探索,赋予寿山石当代性。
“有些时候,弄出一个新的作品形式,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人全力以赴地专门思考怎么创新,大概一辈子也没几次成功。”潘惊石说,“但从我的经验来说,这种冥思苦想也得不到的灵感,在自己的爱好里可能很容易就得到了。我们说继承传统,但是不是要大家用古代人的概念绑架自己。刻出来的东西,作为一个现代人,自己要先觉得好玩,要觉得能适合我们自己这个时代文人的气质,在创新的时候,这种合适也很重要。”
传承发展
潘惊石虽醉心自然与创作,但仍不忘传承的使命:“我现在所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件是一如往常地做好传承工作,我是福建寿山石雕技艺非遗传承人,所以我有责任和义务做好传授技艺和院校授课的工作;第二件就是把我太多的想法变成一件件我满意的作品。”他通过策划、参与相关展览,创办工作室带徒,前往社会上授课等多种形式,为传承与推广寿山石文化贡献力量。
潘惊石参加各大展览
尤其是潘惊石创办的“凤山雅集”系列展览。“凤山雅集”本是潘惊石与徒弟们的聚会,师徒带着自己的作品赴会交流谈论。渐渐地,这种聚会升级成了一种面向社会的展览,将寿山石文化推广至广大人民群众。在潘惊石的组织下,“凤山雅集”先后在福州、上海、香港、深圳、厦门等多地举办展览。
潘惊石说:“展览让普通人认识了寿山石雕,认识了寿山石雕不同的技艺,除了石种、石材、创作的题材,还有它的审美导向,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只有通过不断的展览,走出福州去宣传寿山石文化,然后使大家慢慢都认识寿山石。虽然这个展览也不差我们凤山雅集,也已经有很多人办展览,但是每个人的圈子都不一样,所以通过这个展览,会让大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寿山石文化。寿山石文化,实际上它就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除展览外,潘惊石还创办工作室,并以此进行带徒授艺。潘惊石工作室自1993年成立以来,以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200余人,其弟子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获得过诸多荣誉与奖项。潘惊石还在三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多所院校组建工作室进行授课,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潘惊石工作室
《瓦当蜥蜴》
《常曦沐月》
《轮回·出尘》
《轮回·高洁》
《轮回·争鸣》
《向日葵》
主要艺术荣誉
2000年,作品《石破天惊》获国家轻工业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2001年,作品《昆虫记——2001》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12月,作品《五毒避邪图》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1年,在“首届福建省工艺品雕刻(寿山石雕)职业技能竞赛”中获特等奖;
2013年5月,作品《十二生肖(套章)》获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