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千年古邑 一生长乐”——寿山石文化艺术精品展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传斌传承展,在福州市长乐区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天工艺术馆开展,近日来此观展的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是我们长乐建县1400年,在这个特殊又有意义的日子里,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能欣赏到许多大师的寿山石雕作品,真是大饱眼福。”流连于寿山石雕精品力作之间,寿山石文化艺术爱好者林先生直呼过瘾。
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珍品。据介绍,本次展览展出的300多件寿山石精品,涵盖刘传斌师徒、郭功森、周宝庭、林发述、林亨云、石卿、冯久和、王祖光、林飞、陈益晶、林东、叶子贤、郑幼林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众多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与青年雕刻名家的作品。这些寿山石佳品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长乐区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独特魅力。这也是长乐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本次展览的初衷。
天工艺术馆是首批入驻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企业之一。天工艺术馆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大众对寿山石雕艺术的鉴赏力,让更多的人领略著名侨乡、“海滨邹鲁、文献名邦”长乐的风华,感受寿山石雕的风采。参展的工艺美术大师们也纷纷表示,长乐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而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希望通过此次寿山石文化艺术精品展,能够进一步助力营造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浓厚文化氛围,展现长乐形象,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浓墨重彩书写现代化国际城市领航区发展新篇章。
下面小编带你细细观赏品鉴其中一组作品——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刘传斌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时候的参选作品《高山流水》《丝路驼铃荡月泉》《红色铁流》。
《高山流水》 山秀园石 刘传斌作
作品《高山流水》,创作思路源于历史故事:相传先秦时期的琴师伯牙通晓音律、琴艺高超,一日于郊外抚琴,琴声环绕高山流水之间,融入自然之景相得益彰;恰巧樵夫钟子期路过,听此名曲心领神会,沉浸且投入。作品巧妙利用石头造型和色彩完美设计和突出主题,人物造型生动,作品创作将石头的色彩分层表现运用到位,画面繁而不杂,远近分明,形神兼备。运用透视原理,突出天然岩石造型,将传统的“高山流水”的典故在石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丝路驼铃荡月泉》 山秀园石 刘传斌作
材质:寿山五彩山秀园石,色分红黄白灰黑,分布层次清晰。
设计: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来,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是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作品依据原石色彩分布,设计以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为聚焦点,表达象征意义的一带一路战略大场景,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艺术和精神风貌。画面中广袤的长空,起伏的沙丘,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错落有致的亭台楼榭与数十只形态各异的骆驼及商贩。场面恢宏壮美,空间结构疏密有度,既以写意手法因材取势,传送自然之美感,不失为一件大格局的作品。
技法运用:综合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雕、薄艺等多种技法。
艺术风格与创新:在保留原石风貌的基础上,采取航拍远眺广角镜,以全景式叙事方式,结合传统国画技法,行刀正侧转折,意蕴并合,道朴古拙,达到“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境界。通过因材施艺,以色取巧,以具象镂雕技巧,使自然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红色铁流》 山秀园石 刘传斌作
“红色铁流”比喻中国战斗力极强的革命队伍代表长征精神的“红色铁流”犹如精神的火炬照亮历史、当代和未来。“红色铁流”的雕刻作品正是以刀为笔歌颂长征史歌。该原石黑色面积最大,最外层由红、灰、紫色薄层巧色组成,中间裹着白色。石材外层红、紫巧色由底部往上延伸,呼应中间形似白雪的白色块。根据该原石的巧色及石材形状,设计一幅红军翻越雪山的画面。石材左侧底部的红、紫巧色设计成红军军旗及红军队伍。红军队伍在终年积雪的雪山由下逶迤而上,这正是一支无坚不摧的“红色铁流”队伍。整件作品从三维的角度看,使观赏者感受到来自“红色铁流”强烈的视觉冲击。根据画面的整体和石材块面色彩的分布,采用圆雕、镂雕、浮雕及雕塑相的技法融合,同时将右边的大片红色巧色大胆的运用花岗岩雕塑的立体大块面创新技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更多精品请前往天工艺术馆细细品鉴。
(部分图片和文字由天工艺术馆和刘传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