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艺术频道 > 艺术评介 > 正文
国家艺术基金授课实录(三十九)中国艺术研究院郑工教授为培训班开设三场专题讲座
2023-10-30 10:29:35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冯韵

2023年10月17-1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工教授应“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新时代美术馆公共美育人才培养”项目组邀请在福建省美育研究院连续开展了三场主题讲座。讲座由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礼平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词。

17日上午,郑工教授以《现代转型与中国美术新概念》为题,首先通过艺术何为?我为什么学艺术?如何理解‘艺术’的基本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解析。强调艺术的三个不同纬度,即“艺术”是一门摹仿的再现技艺、“艺术”是一项材料的形式话语、“艺术”是一种想象的思想干预。其次,在如何理解“现代转型”的问题上,“现代”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变数的关系词,其原意当是在时间意义上的“现在的时代”,且在历史的轴向上,这个“现代”可以不断地推移。紧接着,郑教授对新概念里的“主义”与“批判”及现代思想的流变的观点进行剖析结合个案。指出中国美术现代思想的基本状态是由激变到不断应激而流变,且在中西文化交汇场域中确认自身、互为主体。

17日下午,郑工教授以《大众审美与造型艺术新视野》为题。郑教授首先指出,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进程,可分为中国和西方两股力量在相互作用,也可分为作为启蒙者的精英和大众之间两大层面的相互流通。现代民主制度强化了大众审美的主体意识,而创新发展的规则激化了精英文化的主体意志。他也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第一个议题是关于如何看待土山湾画馆与月份牌绘画之间的关系。郑教授认为,关于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论述,分别可以陈独秀以“王画”为代表的“美术革命”针对精英文化,也可以吕澂“月份牌”为代表的“美术革命”针对大众文化作为代表性观点。其中,郑教授重点分享了吕澂的思想。月份牌作为一种效果类似于平光照片的艺术形式,伴随着上海口岸通商在上海兴起,有着“甜、糯、嗲、嫩”的审美趣味,关于它最大的争议即是“时尚与媚俗”之间的争议,而其实质体现的是写实绘画与大众通俗文化的紧密关联。

20世纪的第二个新视野是如何理解蔡元培,1917年在北京神州学会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精神。蔡元培首先以美的普遍性论之,否定了美的特殊性,他所提倡的不是美的抽象原则,而是一种共通性,培养大众的有关美的判断力,最终实现社会道德的共在。蔡元培的这种观点也受到康德的启发。他提出该观点也是出于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寻求人类普遍情感寄托,美育与宗教密切相关的三方面的考虑。

第三个新视角是鲁迅所提倡的新兴木刻运动。这一部分,郑教授首先发问:鲁迅为何会选择木刻作为新美术的样式类型?其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启蒙思想?新兴木刻的文化批判性于主体观看视角如何体现?如何理解其与欧洲19世纪思潮的联系? 

最终,这一系列问题指向鲁迅以民间木刻“俗文化” 的样式对传统文人“雅文化”的批判,也指向以欧美现代版画的“创作”精神批判中国传统木刻的 “复制”精神。

18日上午,郑工教授以《零散话语与当代表达新策略》为题开讲。在阐释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关系时,他引用利奥塔的观点认为现代性与后现代密不可分,后现代是现代的一部分,即现代性体制性地不断地孕育着后现代性。随后郑教授提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中国美术界重构宏大叙事,以苗再新的水墨作品《雪域子民》、冯远的彩墨作品《世纪智者》等作品为例,作品中往往采取“大中见小”或“小中见大”的表现策略,处理那些重大的历史题材或现实题材。关注的也就是个体性表达及叙事策略问题;同时“混搭”的当代文化现象,也体现在重构的过程中,形成具有当下意义并极具张力的构成方式。正如利奥塔所说,宏大叙事解体之后就是微叙事。这是对现代艺术之后出现的一种现象描述,实际上也涉及到艺术观念的转换,被人称之为 “后现代”现象,这种现象同时蔓延在中国美术界。

当我们面对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问题时,无论是“重建现代性”还 “重构宏大叙事”,也就是在超越性上论及其历史发展的前后阶段。

最后交流讨论阶段,学员们感触颇多。来自河南师范大学闫庆来教授认为郑工老师通过艺术史框架式梳理,典型案例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我们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思考艺术存在的样态,即树状呈现的共在结构,不是历史单向度发展,而是新老共存共生。我们只有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公共美育,才能真正做好公共美育;四川师范大学王小冬教授感慨道:郑工老师提出的“美育要有立场、有观念、有环境”对我影响很大,经过消化和思考,我认为亦可以将其用于学术研究和生活工作之中。来自广汇美术馆负责公教的李菲学员问:“在当下数字化时代,碎片化的信息被筛选、选择性地投放给大众。之前老师您谈到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阶层分化矛盾是否会依然持续?”郑工教授答:“当然有。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其实这是没办法去预测的。但是关于主体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机器人是否能代替人类。雅俗依然分化,阶级对立和文化对抗的方式会引发更多新的问题。在网络时代,我们要解决对精神空间的追寻和现实衔接的问题。”艺术,总是会寻找出路。

专家简介

郑工,1956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美术学博士(并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观察》杂志编委。出版专著3部:《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文化的界限:福建民俗与福建美术研究》、《边缘上的行走:澳门美术》。出版合著1部:《新时期文艺主潮论》。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教授等,并任《中华书画家》《造型艺术》《美术观察》《中国美术报》等报刊杂志编委。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