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艺术频道 > 艺术评介 > 正文
盛世青绿绘就时代华章——观杨东平《闽山闽水神州福地》
2024-01-03 11:43:06 来源:《福建文艺界》第四期 责任编辑:冯韵 作者:郑珊珊

盛世青绿绘就时代华章

——观杨东平《闽山闽水神州福地》

文/郑珊珊

王国维论诗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也适用于评论山水画,画家绘画,多少有托物言志的色彩,其艺术旨趣和审美追求必然蕴于创作构思之中,再呈现于画面之上。因而,画上的山川景色,也是画家胸中的丘壑。观赏杨东平老师的青绿山水画《闽山闽水神州福地》,我被气象磅礴的画面所震撼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这位画家胸中大有丘壑,他对绘画艺术、对时代理想的表达,都有着卓然不凡的追求。

《闽山闽水神州福地》是东平老师2023年新创作的巨幅青绿山水画,长达8.5米。此画以工笔重彩的青绿来全景式地展示秀美多姿的福建山水,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明艳的设色和工细精当的笔致浓缩浩瀚千里于一卷,布置宏远,气势开阔又细腻精到。画中青山、白云、苍松、绿水、碧海相互牵引,深具张力,营造出山岭逶迤、烟岚升腾、大海苍茫的壮美景象,仿佛祝允明的形容:“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在右上角喷薄的红日照耀下,高山之巅的深红色、天空的浅绛色和群山脚下的金色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增添了富丽与辉煌之感。画家精巧地采用远距离俯视、散点透视的视觉构图,让观者既感到群山巍峨,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情,又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感。画中没有一个人,但显现的是福建人民创造的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还特别提炼了福建省九地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标识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象,突出了福建特色的福文化理念,是一幅富有新时代新气象的瑰丽画卷。

作为山水画的主体,山在此画中占据了最主要的篇幅。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如一条巨龙盘桓于画幅中心上方,主峰黄岗山如龙首高高昂起,沐着金色日光朝向天空,展现了“华东屋脊”的雄姿。有“八闽第一峰”之称的金铙山被精心安排在画题的“闽”字下方,表现出与黄岗山一争高下的姿态。东南沿海规模最大之山脉戴云山,还有福建其他重要山脉如莆田壶公山、福州五虎山,也连亘在画中的醒目位置,灵秀又不失雄伟。

具有特别意味的是,福州市内的鼓山、鼓岭、屏山、乌山、于山占了约1/4的画面。这当然不符合实际比例,却恰恰是画家的匠心独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福州度过。福州市内的这些山虽不大,但都留下了他重要的足迹。鼓山是他关心和支持开展全民登山健身活动的重要见证之一,他曾经担任福建省登山协会会长,在他的亲自关心下,全国首届万人登山大赛1999年在鼓山举办。鼓岭留下了他推动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佳话,1992年,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邀请下,美国的加德纳夫人到访她丈夫密尔顿•加德纳生前魂牵梦萦的故园鼓岭,实现了她丈夫的遗愿。2023年6月,习总书记向在福州举行的“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时还强调:“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于山是习近平同志刚任福州市委书记时首创“于山季谈”的地点,每季度在这里召开一次中共福州市委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的座谈会,广开言路,畅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屏山和乌山则是他曾经的办公地点之所在,可以说见证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

福建重要的江河湖海也在《闽山闽水神州福地》中有着精彩呈现。画面两侧都是碧浪滔滔的台湾海峡,环抱着福建的秀美山川。画面左边是福建南端的漳州东山岛和厦门鼓浪屿,两座岛上标志性的风动石和八卦楼清晰可见;右侧是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以宏伟壮观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与陆地相连,不远处隐约是宝岛台湾。这种构图,充分体现了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闽江、洛阳江、木兰溪、大金湖、九鲤湖等河流湖泊在画中或蜿蜒或闪耀,与连绵的群山冈峦相连缀,既描绘了丰丽秀雅的山光水色,也述说着习近平同志与这些水系有关的生态治理和文化保护传承的故事。而绮丽的霞、缥缈的雾、鼓荡的云……在重峦叠嶂中缭绕,生机涌动,又为这幅青绿山水增添了几分空灵、飘逸、高远的意味,令人想起沈周的题画诗“疏云古木苍苍笔,犹出龙跳虎卧间”。

图画之美不仅仅在于画面,更来自其所指向和喻示的景象。《闽山闽水神州福地》的画面之美毋庸置疑,金碧山水和灿烂烟霞交相辉映,各色林木和特色建筑点缀其中,意态生动,构成一幅雄浑而绚丽的福建华章。但更美之处,在于其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展现锦绣山河美丽图景的同时,也喻示了新时代国盛家兴的高华气象。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是福建最大的“福气”。杨东平老师正是紧紧围绕这一最大福气进行创作,抽象而突出地表现了《闽山闽水神州福地》的题眼之“福”。如上文说到,画中重点描绘的福州市内的山和福建重要的江、河、湖,都留下了习近平同志的足迹和故事。同样的,画中掩映于自然山水间的人文景观,也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择取,均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如龙岩的古田会议旧址和土楼,厦门的世茂海峡大厦双子塔和东渡码头、泉州的东西双塔和洛阳桥、宁德的寿宁下党乡鸾峰桥和文昌阁、武夷山的燕子窠茶园,等等。当然,最浓墨重彩的还是福州:黛瓦相接、古厝连片的三坊七巷,产业云集、高楼林立的滨海新城,重檐飞角、冲霄凌汉的镇海楼……这些都是对福建最大的“福气”的着意表现。在这幅长卷中,画家既关照山水大局的铺陈,也注重具体物象的描摹,所绘实景与虚境相互生发、有机联系,充分展示了山川清新与人文蓊蔚的福建气象。这样精巧的构思与构图,呈现了“道游于艺,艺合乎于道”的美学境界,让该画成为主旋律作品艺术表达的典范之作。

毋庸置疑,绘画不仅是一门手艺,还反映了画家的眼光、胸怀和精神境界,山水画更是如此。林风眠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中说:“西方艺术是以摹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向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方面。”作为中国独特的一个绘画门类,山水画在传统上始终强调以山水为师,但不着意于描摹自然景物,而是立足于情志,融合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审美观念,超越景物形态而追求意境深远。从这一角度而言,杨东平老师传承了传统山水画的精华,加上他转益多师的吸纳和个人天赋的创造,经过不懈的钻研,最终形成了“青绿为文,盛世为质”的“盛世青绿”创作理念。在敷色方面,他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间以赭色、红色、金色等,再施以变化的手法,让色彩或浑厚,或轻盈,画面层次清晰,富有韵律感。在内容底蕴方面,他熔铸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与一炉,将青绿色彩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赋予传统山水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咫尺之间尽显盛世气象。这样的创新,让他的青绿山水独树一帜,形成个人风格,也为当代青绿山水创作提供了新的色彩解决方案,既富丽堂皇又温柔敦厚,展示出超越传统的绚丽多姿和光华灿烂。他对盛世青绿的艺术追求与他胸襟广博、锐意创新的内在精神相一致,兼融了北方的雄浑和南方的秀润,表达了独特的中国精神和蓬勃的盛世气象。

杨东平老师说过,作为福建的山水画家很幸福。他自十几岁起就踏遍祖国大好河山,不断地法自然、师造化。北地的峻厚峭拔、南方的清幽秀润,都为他的山水创作提供了滋养。经过多年的探索,他发觉,还是福建的山水最契合他的艺术理想,还是青绿山水最适合他的个性表达。这种感悟,既源于他特殊的个人志趣,也源于他珍贵的乡愁情怀,最终塑造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因而,他的青绿山水画,饱含了他对家乡山水的深情,也蕴含了对大自然和新时代的深刻领悟。正是这样丰富的精神内涵,使得他的画超越国界、超越时代,不断带给人们更多感动。


艺术家简介:

杨东平,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画院执行院长(法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审、福建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等。

文章来源 | 《福建文艺界》第四期

作者简介 | 郑珊珊,东南学术杂志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