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马六甲12月18日电 题: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长:“我们有共同的送王船”
中新社记者 陈悦
“送王船终于‘申遗’成功,我现在的心情是兴奋和激动!”全程参与了马中两国联合“申遗”的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长颜泳和18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中国和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于北京时间17日晚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顾起多年来申遗历程,颜泳和说,从马中两国相关组织萌发此一念头起,就得到马中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向当时马来西亚政府负责相关事务的部长汇报后,立刻得到了全力支持。”颜泳和说,作为马中两国都在传承的民间习俗,“申遗”不但有助于送王船传承,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友好的基础。在他看来,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推动送王船联合“申遗”,正可以进一步促进马中两国“民心相通”。
颜泳和告诉记者,虽然联合“申遗”涉及马中两国合作,但全程十分顺畅,“大家亲密无间,合作特别愉快”。他笑言,这固然是因为两国官方大力支持,民间组织积极配合,也因为大家不但都能说普通话,“甚至都可以用闽南话交流”,“一开口就特别亲切,交流沟通自然顺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王爷’,共同的王船。”颜泳和说。
展望“申遗”成功后的下一步,颜泳和介绍,目前马六甲王船博物馆展览厅已经建成,基础设施也已相当完善,送王船申遗纪念碑也已落成,将成为马六甲一个新的旅游地标。未来,王船博物馆还在建设可容纳百人以上的大讲堂,用于进一步传播送王船文化。颜泳和还在筹备建设马来西亚送王船宫庙联谊会,合力推动送王船文化的保护、传承。
“我对送王船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发扬很有信心,”颜泳和介绍,送王船文化由华人带来马来西亚,带来马六甲,但其已不仅仅是华人文化一部分,每年的送王船仪式也得到各友族民众热烈参与。“据我所知,一位马来族博士就正在撰写以送王船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
颜泳和表示,现在他最期待疫情早日结束,马六甲和厦门等地立刻开始“相互串门、相互拜访”,开始携手保护传承送王船文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