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是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
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是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之一。在全国人大代表,新郎希努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桂波看来,我国通过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不断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已经建立起了较好的市场机制。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企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王桂波代表认为,树立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这对企业增强信心、加大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场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应对疫情冲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赵应云表示,作为金融企业,要坚守服务好实体经济的职责使命,把服务市场主体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赵应云代表认为,农商银行作为中小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稳中有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苏州市市长李亚平表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苏州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与内生动力。
注重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如何发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认为,首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发展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型。其次,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夯实形成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内需基础。再次,通过推动制度型开放,实现开放和改革的相互促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表示,要发挥政府的优势,克服市场自身缺陷,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新格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打造有为政府,需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应当注重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注重体系结构优化、体系功能协同。
“市场主体与营商环境之间是鱼与水的关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就应当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建议,要全面落实公平而有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审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落实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改进工作作风。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来护航。朱奕龙委员认为,财税金融体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财税金融体制要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如何建立?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表示,站在财政的角度来思考,应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加强财政金融联动,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综合运用增信、代偿、贴息等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银行资金、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源向重点产业、中小微企业倾斜。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规范高效上下更大功夫,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构建全程监控、动态调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刚性约束、绩效为先的预算执行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税收调控功能。落实好中央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和企业发展活力。四是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积极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优化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推动财力向基层下沉、向困难地区倾斜,提升市县财政对刚性支出的保障能力。五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坚守的底线。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建议,要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构建系统完整、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破产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