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随后,教育部再次要求各地和学校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据本报报道,新学期开学以来,我市各中小学纷纷结合实际,落实学生手机管理新校规。 比如,鲤城区实验小学就增设了5个免费电话亭,方便学生联系家长,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则出台学生带儿童手表入校需申请,在校时段开启禁用功能的相关规定,而泉州科技中学也规定走读生只能携带功能较少的非智能手机入校。这些疏堵结合的方法,既与《通知》的相关精神毫不违和,又不失人性化的温度,真正做到了宽严相济。 在智能通讯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中小学校如何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既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更是一道必答题。众所周知,如今的智能手机和智能儿童手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早已涵盖上网、游戏和社交等多种功能,对于自控力不足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手机进入校园不仅会影响课堂秩序,还会造成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而互联网中充斥的暴力、色情等低俗信息,对学生身心的潜在危害更是不可小视。因此,《通知》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亦让中小学校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更有底气。 随着《通知》的逐步落地,手机禁入课堂也成了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其表面上看是学校的管理问题,实质上还是教育问题,折射出的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育人理念。记得网上有一个段子曾经说过:四十年前,人们惊呼武侠小说会毁掉下一代;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子游戏会毁掉下一代;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脑及因特网会毁掉下一代;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智能手机会毁掉下一代。显而易见,下一代人总是在上一代人忧心忡忡的眼神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似曾相似的成长记忆也告诉我们,对于掌握更多话语权的成年人而言,要让自己沉重的关爱转化为更深切的理解,先要摒弃的就是内心深处居高临下的家长思维。 在互联网已经高度渗透到现实生活的今天,要将孩子完全隔离在数字生活之外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当我们换位思考之后就会发现,相对于成年人,如今的手机对于孩子而言却有着独特的社交意义,其不仅是孩子融入同学与朋友等更广泛群体的媒介,更是孩子向成人世界靠拢的标志,其背后是一种身份的诉求与认同。显然,只有当成年人能看到这些层面,对孩子依赖手机的现象才会少一些忧虑与焦躁,在对孩子手机的管理上也才能真正放平心态做到张弛有度。 因此,《通知》的出台,既是学校开展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则意识培养的契机,更是两代人之间磨合如何有效沟通的良机。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如何让其了解人生不可重来的朴素道理,从而学会在正确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则是《通知》出台的初衷,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在。而面对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的这代人,父母多些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学校多些柔性的疏解渠道,而不是以一禁了之的家长思维去规训孩子,才有可能让他们的视线从眼前方寸之大的屏幕转移到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从而有效避免手机过度透支孩子的未来。(周培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