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记“七一勋章”获得者、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
2021-06-30 07:36:00 段金柱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东南网6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卞军凯)林丹,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6月29日,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她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颁授的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到军门社区考察,留下了“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的殷切赞许,作出了“三个如何”(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重要指示。

近年来,林丹带领军门社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

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探索社区治理模式

6月6日,军门社区近邻党群服务驿站启用。虽然只有70平方米,功能却十分丰富,可以为居民提供“四史”宣传教育、议事恳谈交流、闲置物品置换、志愿积分兑换等六项服务。

“我们将把驿站打造成集近邻党建展示互动、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居民群众恳谈议事、享受志愿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组织活动‘新阵地’。”带领大家花了几个月时间筹建这个驿站的林丹说。

建设这个驿站,是军门社区落实“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缩影。多年来,林丹扎根社区一线,探索出“社区党员联系卡”“三必访”“党员义务十大员”“党员代理服务制”等富有实效的党建工作品牌。已在全国推广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也是发轫于军门社区。

扭住党建“牛鼻子”,围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目标,林丹又带领军门社区在治理创新方面频频发力:用好数字福州的技术优势,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率先在社区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片长制”网格化管理……

党建强,工作顺。前不久,南营小区准备安装汽车充电桩,却因为一些居民的不解而受阻。这时,军门社区党委南营支部的党员居民站了出来:“这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为小区景观整治锦上添花的好事,我愿意让出家门口的位置,先装上充电桩。”有了党员带头,项目很快取得进展。

如今,军门社区68座楼院均建立了楼栋党小组、物业公司、网格员、楼组长等多方联动的治理机制,引进了品牌物业开展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与社区精细化治理同步推进,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办事更便捷,生活更舒心。

从实践到理论,“135”社区党建模式又升级为“13335”军门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三项机制,搭建社区工作、社区诉求、社区服务三个平台,强化队伍、设施、经费三项保障,打造安居在社区、幸福在社区等“五在”社区。2017年12月,“13335”军门工作法得到国家民政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在林丹的躬身带领下,军门社区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180多项集体荣誉,林丹也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等130多项荣誉。

倾听民意,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林丹的嗓子,常年沙哑。“她已经接受了2次声带手术。声带受损的原因,就是她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和群众打交道,一刻不停地与群众交流。”军门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榕感慨地说,她是把居民当作亲人来对待,把社区当作家庭来经营的。

为了让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按照“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的要求,从2015年起,林丹在军门社区建立了“民情恳谈日”(每月10日)制度,倾听居民表达诉求,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共同解决难题。

南营巷景观整治后,路面焕然一新。然而,居民又碰上了自来水管堵塞问题,群众担心饮水不安全。按照相关规定,新修建的道路5年内不能破路,这意味着无法换管。这件事在“民情恳谈日”被林丹摆上了桌。

“是百姓喝水难的问题重要,还是不能破路的规定重要?”在居民、自来水公司、建设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协商下,更换水管“特事特办”,从动工到完工仅花了1周,喝上放心水的群众拍手叫好:“只要用心,没有办不成的事!”

这些年来,林丹还不断增加居民诉求渠道,设立社区书记、主任信箱等,与党员、居民一起破解了社区停车、老旧楼体电梯安装、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居民关心的问题,切切实实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诉求渠道更畅通,林丹心里对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把握更精准,解决了不少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社区居民李星因先天残疾,长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我和我爱人都是残疾人,女儿出生时我又下岗了,家庭入不敷出。”李星说,林丹听说了他家的情况后主动找上了门,帮他们申领了低保,并积极帮助介绍工作。“我心里感动极了,这真是雪中送炭。”很快,李星家每个月有了固定收入,他还在一家维修服务中心找到了工作,生活越来越好。

去年11月,林丹做了喉咙息肉切除手术,声带严重受损,连吞咽都十分困难,医生建议她至少休养一个月。然而,出院后的第三天,林丹又回到岗位上。“不能说话,我可以听群众的声音,写字与群众交流,用行动服务群众。”她说。

一心为民,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每个工作日,军门社区“阳光朵朵”少儿托管中心里温情满满,孩子们下象棋、看绘本、做作业……

作为福州市第一家公立少儿托管中心,“阳光朵朵”是由军门社区4点钟学校升级而来。“4点钟学校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没人接、无处去的问题,后来,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家长又产生了中午、晚上孩子就餐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升级成托管中心,每餐都有五六十个孩子来吃饭,家长可以晚上8点来接他们回家。”林丹说。

在托管中心隔壁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进行了升级——老人卫生间装修后,布局更加合理;装上了轮椅专用电梯,直达餐厅。此外,这里还有一份份记录翔实的老人健康档案。社区每年组织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一次,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由社区组织志愿者用轮椅上门接送体检,保证每位老人都能享受这项服务。

让“一老一少”生活安心,是林丹带领军门社区落实“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具体举措。“一老一少”幸福了,就能免去孩子家长和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除了“一老一少”,林丹还从社区服务的点点滴滴做起,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居民,都能在军门社区收获到属于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社区居民小林幼时丧母,父亲在他成年后也因病去世,家庭变故让小林备受打击,不仅没了生计,还走上了歪路。“小林是我看着长大的,当时连亲戚朋友都躲他,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林丹在得知小林想创业开店后,根据政策帮忙申请了小额贷款,还为他选好了店面。很快,小林的生活有了起色,娶妻、生子,生活越过越幸福。

自1972年踏入军门社区居委会开始,林丹在这里倾情服务了近50年。她无数次放弃了公司高薪聘请、街道提拔任用的机会,毅然坚守奋斗在自己所热爱的社区工作岗位上,一心一意地当好居民身边的“服务员”。“鲜花掌声也好,红地毯也罢,在居民需要时,永远当好‘服务员’,这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林丹说。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闽ICP备0502204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