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下午,沈海高速莆田辖区突降暴雨,引发多车连环碰撞事故,不到1公里路段同一时间发生5起事故涉及11辆车,莆田高支高效处置从事故发生到路面恢复交通仅用时25分钟,未造成路面长时间滞留,未引发次生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该事故的成功处置得益于高空视频巡查手的早发现、民警的快出警和高空视频的全程跟踪指挥处置。 事故突现,“天眼”早发现,全程跟踪处置有惊无险 14时30分发生事故,14时31分发现警情。“天眼”查找手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1分钟内)通过高空视频发现事故警情后,立即通知附近民警出警处置,并将相关信息发在支队高空视频处置群,省去了指挥中心接警、派警的中间环节时间。 从 14时31分到36分,从接警到抵达现场,共用时5分钟。民警接警后,通过高空视频查看事故现场实时画面,发现事故地点在距离东进服务区仅1公里的同侧B道后方,路面只有一个应急车道缓慢通行,如果在服务区调头从A道过去,花费时间长,发生次生事故及长时间大面积拥堵的概率增大,后果难以预料。民警通盘考虑后作出决策:一组警力从B道逆行过去,另一组从A道过去到事故后方警示,同时通知交通执法、布控清障部门迅速到场,以防次生事故发生。 民警出警过程通过手机终端适时感知事故现场,同时脑中快速拟定处置预案,到达现场后,一边拍照固定证据,一边指挥能动车辆开到前方1公里东进服务区等候处理,动不了的车辆迅速转移至应急车道以便后续施救。一顿操作猛如虎,从14:30事故发生到14:55恢复交通,用时25分钟,堪称神速。 险情不断,“天眼”护周全,全警严防死守排险除患 高空视频是科技手段在高速交通安全管理上的创新尝试,是“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在高速公路接处警上具体应用,是支队事故预防“以快制快、以快治快”理念的贯彻执行。得益于支队党委高屋建瓴谋篇布局: 一是在全队上下树立一种理念即“事故可防可控”、建立一种思维即“跳出高速管高速”; 二是在辖区全域建设“高空视频走廊”,支队建成的38套高空视频,其中沈海高速19套,实现沈海主线及其他重点路段无死角全覆盖,将已建成的视频监控通过APP接入全警手机终端,从而形成“路上隐患、空中发现、掌间派警、线下处置”的勤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辖区路面适时感知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不断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将民辅警发现和处置高空警情情况列入其中,采取日统计、周跟进、月总结的方式,激发工作动力和查处效率,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四是在路面隐患发现上,采用“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不同时段路段区别赋分的办法,调动民辅警“责任心+主动性”,避免出现热门时段路段重复关注、冷门时段路段无人看管的情况; 五是在路面警情处置上,采用“南北区联动,指挥长统筹”“三角互动,立体处险”的办法,以莆田收费站为界将四个中队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依托中队部、执法站、收费站合理布点,通过支队高空视频运用群派警,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以便快速、有效应对多发警情以及摩托车上高速等紧急情况。通过思想发动、科学评价、奖惩挂钩,推动交管警务与高空视频“路网合一”、深度融合,及时发现、即刻出警、疾速排除路面隐患险情,最终实现全员主动“找事”、全警及时“处事”、全域平安“无事”的目标。 机制完善,“天眼”挑重担,全域护航确保路畅人安 下一步,支队将继续围绕高空视频“建、管、用”,加大投资力度,建设覆盖辖区全域的高空视频走廊。 一是在软件登录管理、自动检索预警等方面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协同指挥作战、绩效考评体系,促进高空视频警情发现与处置同步再提升。 二是在路面隐患处置上,继续完善空地一体化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无人机喊话驱离、路面警示等功能,有条件、分步骤在铁塔处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库,实现自主导航、自行充电、自动执行预设任务,更加精准高效开展空中先期处置工作。 三是结合路面巡逻、定点高音喇叭警示、南北片区联动处置、对讲机常态化运用等传统勤务模式,利用高空视频走廊,多措并举打好路面隐患歼灭战,力争各类隐患动态清零,让高空视频这枚小科技焕发大作为,不断提升辖区路面感知能力和警情处置能力,以实现路面隐患“应发现尽发现、应发现早发现、应处置尽处置、应处置快处置”的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平安畅通的高速公路行车环境,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有益的实践探索尝试。 |